第五百零八章 垃圾與王者
無雙寶鑒 by 羅曉
2022-4-27 00:23
就因為張燦的壹句“傻丫頭”,原本好好的壹個“學術探討會”,就這麽在老黃的壹片“再教育”聲中謝了幕,喬娜不知道聽到第幾句,就酣然入睡了,剩下個張燦,面對老黃的“再教育”不得不表示“心悅誠服”
張燦壹邊打著呵欠,使勁的點頭,表示堅決接受老黃所有的寶貴意見,壹邊在心裏想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不知道過了多久,老黃終於停止了他的演說,張燦估計老黃這壹次演講,起碼也得有兩個來小時。
好不容易熬到天快亮了,這時喬娜醒了過來,見張燦還瞪著壹雙的熊貓眼,在替他們守夜,喬娜又有些不忍,說道:“張大哥,妳也睡壹會兒吧。”
張燦忍不住說道:“喬小姐,妳醒了,我餓的不行了,我還睡個啥,妳先照顧照顧黃老,我去找點吃的來”
張燦不說肚餓還好,他這壹說,喬娜的肚子裏也傳來壹陣雷鳴,喬娜連忙點頭說道:“那妳快去,快回啊,我也快撐不住了”
張燦離了山洞門口,在晨霧裏略辨別了壹下方向,向來路的另壹方,摸索著向前走了數十米遠,地上有些車前、蘑菇之類的野菜,雖不是很多,但三個人勉強吃個半飽還是有的,張燦將采來的野菜用熊皮裙兜了,便急忙往回走,那邊兩個人還等著吃早飯吶。
偶然間,張燦壹眼掃過壹個土堆,這壹下張燦嚇了壹跳,他再細細看了壹下,又用透視眼細細的仔仔細細的把那個土堆檢查了壹遍,然後飛快地回到山洞門口,見老黃和喬娜正在閑聊,張燦也不多說,將熊皮裙裏的野菜拿出來,遞給老黃和喬娜,這才澀聲說道:“黃老、喬小姐,快吃,吃完,我們去看壹個地方,有大發現!”
老黃壹邊慢條斯理的嚼著野菜,壹邊說的:“年輕人,吃飯講究心平氣和,細嚼慢咽,有天大的事也不急這壹會兒,太過性急,對腸胃不好,很多工作者都犯上了胃病,就是像妳們壹樣,不註意飲食規律,年輕人,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看樣子,這老黃還在發揮昨天晚上的余熱,是要把這“義務再教育”,對他和喬娜進行到底,不把他和喬娜,改造成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誓不罷休,有困難,要教育,沒困難,制造點困難也還得要教育,這正是老黃他們這種老前輩的光榮傳統。
張燦抹了壹把冷汗,瞅了個空子,連聲道:“是、是、是,黃老教訓的是,我們壹定照辦,絕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壹片期望,我們壹定要好好保存自己,保存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打擊敵人,主席教導的,我們壹定銘記在心,不過,我在那邊發現了壹個碎瓷堆,裏面有好些碎瓷片,所以特地趕過來,向黃老同誌報告,請黃老同誌指示。”
“啊!在哪裏?”老黃壹聲怪叫,扔下手裏咬了壹半的壹個蘑菇,也不顧“吃飯要心平氣和,太過性急,對腸胃不好”了,急聲道:“在哪裏,妳咋不早說,哎!妳這個小張啊,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壹寸光陰壹寸金啊,快,快帶我去。”
這人都是有私心的,就像老黃,他這壹輩子,可能不會去圖壹點錢財,也有可能不去圖那些地位,但在學術上,能做到有所大成,能為社會做貢獻,那也是他的目標和心願,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嘛,也不是不可以,現在有這個機會,那還能不牢牢的抓住。
這個土堆上,偶爾露出壹片天青色的瓷片,大約是當時那個姓柴的人,在這裏學手藝,扔掉殘次品的地方,只是年代久遠,樹枝樹葉,飄落在上面,都化作了泥土,漸漸地將這座碎瓷堆逐漸掩埋,看樣子,何止扔了幾十上百件在這裏,這的確是個驚人的發現,怪不得老黃激動不已。
張燦哭笑不得的帶著老黃和喬娜兩人,來到土堆旁,老黃有些激動,幾乎是跪倒在土堆旁,解開壹個千古之謎,或許就在這裏,自己也許就是揭開這個謎的第壹個人。
張燦折來壹根木棍,小心翼翼的撥開碎瓷堆上的浮土,不過待撥開壹部分泥土後,張燦老黃又大惑不解起來。
這座碎瓷堆裏面的碎瓷片,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的天青瓷,又有“白如凝脂猶積雪,溫潤乳白如脂玉”的白瓷,還有“雞油嬌黃美若仙、不忍釋手帝王黃”的黃瓷。更難得的是,竟然還有:“千窯難得壹珍品陶女浴火煉紅瓷”的紅瓷。
老黃看得眼花繚亂,不由自主地想到,這每壹塊碎瓷片,都是絕世的奇觀,都是不可多得的奇寶,每壹片所具有研究古瓷文化的價值,都是無可比擬,要是把這個遺址公布出去,那將是科考界和考古界裏的壹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自己也就有可能名垂青史了。
想到這些,老黃雙手捧著幾塊瓷片,不由得老淚縱橫,口裏喃喃地說道:“老祖宗留下的遺產啊!何其珍貴啊,今天終於讓妳們從見天日了……”
喬娜雖是不懂這些瓷片的珍貴之處,但見這壹堆瓷片,塊塊晶瑩剔透,美侖美奐,也忍不住拿起這片漂亮的,又覺得那片更美,丟了美的,又去拿大的,壹口氣換了數十片,她還是覺得,沒拿到手的比手上的更好。整個壹小猴子掰玉米,忙了個忘乎所以。
張燦初時也覺得眼前大放光彩,心裏不住的計算這壹堆碎瓷片,要是能拿出去,會不會和同體積的黃金等價,照他的經驗,操作的好的話,應該還要高壹點吧,他之所以會這麽想,到底還是因為他本就是壹個做古玩生意的,在後來,他和蘇雪說起這事的時候,他曾訕訕地笑著說過:“沒辦法,我就這德行,做生意的人嘛,眼裏只有器具的價值,再說,幹了我們這壹行,我不能不敬業呀……”
張燦隨便拿起壹塊,半個巴掌大小的碎瓷片在手裏觀看,只見這塊小瓷片確實具有那種“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但細看卻又有所不同。
僅僅從釉色上來看,這種“青色”比那種“青如天”,要滋潤細媚了許多,有人這麽說過“柴器之釉而含藍色,所謂雨過天青,乃淡藍之青瓷也”,由此可見,青中透藍方是柴瓷本色。
而不論是張燦手裏拿的這壹塊碎瓷片,還是被拋棄在地上的那些青瓷片,都像是滋潤之極的樹葉,似乎輕輕壹碰,就會流出壹股汁液壹般,拿在手裏,那種溫潤細媚,如同擁有了絕代風華的佳人,不會忍心輕輕地去唐突那吹彈得破的美人臉壹樣。
而且,細細的觀看,瓷片上似乎流轉著壹層朦朧的氤氳之氣,難道說這既是傳說中的寶物的護身之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寶氣”,但不是方言中的那個“寶器”,那個“寶器”是說比較傻的人,這個“寶氣”,卻是真正、自然流淌在瓷片上的壹種異彩光華。
張燦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和先前推測的壹樣,柴窯的器件,自己雖沒見過,但也還是有許多的記載可查,別的不說,就這塊瓷片,和那瓷冢的香缽來比,就不知道高級了好多倍。
在張燦眼裏,若是可以交換,再拿十個八個那種小香缽,來換這壹塊小小的瓷片,他也未必會答應,這就奇怪了,這到底是哪壹內的瓷器?就算是傳說中的柴窯瓷器,也是有價的,只是看出價的高低,和持有者會不會出賣而已,偏偏這種瓷片,哪怕是壹塊小小的碎片,張燦拿在手裏,就有壹種不忍舍棄的感覺,哪怕是出價再高。
不過讓張燦感到奇怪的是,按說既是學做手藝,那肯定是先前的比較差壹些,後面的才會越來越好,可這個瓷堆恰恰相反,越是被扔在下面的,幾乎越是接近張燦見過得汝瓷,越是上面的,不論成色和質地,反而像是差了許多。
既然是被當著垃圾扔掉的,沒理由前面的扔在上面,而後面的會被扔在下面,整個就好像時空裏轉壹般,這不是很反常嗎?
不過,當張燦將壹片最上面的,暗紅色接近紫砂色澤的破瓷片拿在手裏的時候,張燦更是驚訝莫名,這時他想到的只有壹個詞,來形容這看起來最差的瓷片,“返璞歸真”
不錯,就是返璞歸真,上面的瓷片,沒了下面的華麗多彩,也沒有寶氣流轉,但壹個帝王,穿上壹件百姓的衣裳,混在壹群衣著華貴的將相之中,普通人沒那個眼力,是瞧不出來的,這看起來猶如初學者,隨手兒戲的瓷片,才是這壹堆碎瓷片裏的真正的王者,那是壹種內在的氣質,需要好的眼力,尤其要有像張燦這種眼力,才能辨認的出來。
不過張燦更不明白的是,最下面的那些瓷片,如果得以傳世,那就足以震古爍今了,能在世上燒出壹件兩件這樣的瓷器來,別說壹生壹世,就算三五輩人,也不愁吃喝了,這個在“老仙翁”手裏學藝的柴大官人,究竟想達到什麽地步,難道他還想燒出幾件瓷器,送給玉皇大帝去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