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跨海南征
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by 宅系阿川
2024-6-22 09:13
成化十五年
三年的時間,大明衛所改革完成,大多數衛所改成了招募流民式的軍屯,流了無數人的血,大明糜爛的衛所制,終於被王宇糾正過來了。
另外壹個就是,軍機處直接取代了內閣和司禮監,現在齊國公之寶加印的軍機處文書,才能在大明兩京十八省通行。
最重要的是,王宇把大明的海關商稅,從勛貴皇室手裏,收到了軍機處。
戶部國庫也在王宇的掌控裏,所以兵權、財權在手,政權自然而然到了王宇手裏。
舉個栗子,各級官員發俸祿,內閣批了、司禮監批了,戶部尚書批了,但最後卡在從七品小官國庫掌固這了。
“抱歉!本官身為軍機處行走大臣,齊國公有令,國庫用應急興洲鎮餉銀,這國庫開不了!”
卑微權重,這就是軍機處的特點,也是王宇架空內閣和司禮監的底氣。
為了控制大明財權,王宇還大公無私了壹回,他帶頭交出了自己的海關稅收份額,剩下的勛貴也只能交的份了,其他勛貴敢反抗的人,基本都已經被王宇手動除爵了。
至於大明皇室手中那份,王宇家老三控制了皇宮的宮禁,成化皇帝朱見深的意見,甚至出不了紫禁城。
大明近兩百萬冷兵器為主的衛所兵(農奴兵),被王宇大刀闊斧的縮減成了十二鎮,合計壹百二十萬火器冷兵器混編的大明皇家衛兵,其中二十萬有水軍(海軍),另外各省按稅收,配置十八支人數在5~10萬的備操軍(新兵,二線部隊)
其中北方三鎮,既(東部草原)遼東鎮、松城鎮(中部草原)、甘肅鎮(西域入口烏斯藏地區),每鎮十萬人左右,以火槍兵和騎兵為主。
大明境內壹共六鎮,既京鎮(順天)、興洲鎮(北直隸)、江寧鎮(南直隸)、大同鎮(晉陜)、貴陽鎮(雲貴川)、嶺南鎮(嶺南)每鎮分管臨近三四個省,以火槍兵,冷兵器全甲步卒為主。
南方壹鎮,既安南鎮(東南亞),半胸甲冷兵器步卒為主,火槍兵輔助。
水軍兩鎮,北洋寶船艦隊(東洋)、南洋寶船艦隊(南洋),由於王宇之前壹直在發展南洋寶船艦隊,所以實力差別較大。
北洋寶船艦隊,有五萬人,改良版的炮裝鐵甲腹板寶船20艘,大小舟船千余。
沒辦法,北方勛貴吃海關,從來不會想著給水軍升級改造,這次20艘炮裝鐵甲腹板寶船,還是王宇給從南洋寶船艦隊那邊造船廠給挪過來的新船。
南洋寶船艦隊,有十萬人司職水軍,五萬水軍陸戰隊占領南洋各個重要水道關卡,改良版的炮裝鐵甲腹板寶船200艘,大小舟船百余。
比如舊港宣慰司,就有南洋寶船艦隊,水軍陸戰隊用簡陋的大將軍炮,發射實心彈丸,於兩側封鎖馬六甲海峽。
這壹百二十萬大明皇家衛兵,從陸地到海洋,至少可以打三倍之前大明那樣的衛所兵。
無他,大明整體的生鐵產量上來以後,水錘工藝的應用,壹體化成型的板甲部件更容易生產,明軍的披甲率高達70%。
要不是火槍兵不適合全甲,王宇都能給披甲率弄到90%以上。
最後,為了安撫這三年因為各地衛指揮使,不甘失去世襲的農奴而造反,大明天下人的人心不安,成化小皇帝朱見深順利接鍋,王宇找人代筆,幫他下了壹道罪己詔。
王宇為了檢驗壹下大明新編十二鎮戰力,同時為了把逐漸要脫離大明的安南扯回來。
他終於離開了呆了十五年的順天,準備親自征討滇省麓川宣慰司思機發。
就像英國公張輔說的那樣,示弱於小夷,實非明策。
滇省麓川宣慰司思任發葛了,他兒子又反了啊!
在東籲和周邊小國的支持下,大明滇省麓川宣慰司思機發學著他老爹那樣,沿著金沙江設下硬寨百余座,準備和明軍拉鋸。
思機發的想法是,和他爹以前壹樣,等消耗的差不多了,就和明軍談條件,然後就當無事發生。
可惜,這次王宇可不會給他求和的機會,他準備連思機發身後暗搓搓支持他的東籲等小國壹起滅了。
即使壹時半會,大明征服不了這些東南亞小國,也要讓他們知道在東亞這塊地盤,大明帝國的威嚴不容許任何挑釁。
成化十二年,六月
滇省麓川宣慰司思機發造反,大明齊國公王宇準備親征,正好檢驗新編練的明軍新軍軍鎮的戰鬥力。
為了順天的局勢平衡,王宇將王世調任京營鎮總兵,老七調任興洲鎮總兵(北直隸),老三提督禦馬監,控制紫禁城。
王宇派去軍機處的嶺南心腹,負責協調朝廷大小事務,全力協助大明齊國公、中軍大都督、左柱國,太師王宇南征事宜。
安排後順天的軍鎮制衡之後,王宇令南洋寶船艦隊總兵老八到天津衛來接自己,壹路於福州登陸。
八月
王宇親提嶺南鎮十萬人馬,征召衛所軍屯兵二十萬,給他們配備簡單的冷兵器和半身甲,合計三十萬大軍,由嶺南官道入嶺南。
四代黔國公,征南將軍,貴陽鎮總兵沐其昂提領十萬人馬,二十萬雲貴川衛所屯田兵,合計三十萬兵馬,由滇南沿明軍之前的金沙江路線,入麓川。
當王宇帶著三十萬明軍過了鎮南關,進入安南地界的時候,老二王義終於肯乖乖來見他了。
“老二啊!見妳壹面還真是難啊!”
王義看見頭發花白,身板筆直,依舊是精神爍爍的老爹王宇,心頭不由的壹顫,勉強擠出個笑容。
“爹!安南這地界妳也知道,我這不是前些日子才生了重病,這才沒在母親病重的時候回到順天,在她老人家面前盡孝。”
終究安南沒有自己的工業基礎,老二拼死武裝安南混編鎮,他也拉不出壹支十五萬的隊伍。
王宇當初就沒在安南開發過礦業,也沒留下任何冶煉工坊。
這東南亞,在王宇的規劃裏,只是大明除了湖廣、遼東以外南方糧倉,另外就是大明南方印度洋的入海口。
到了交趾之後,王宇見到了交趾倉。
他發現老二這些年在安南,除了攬權,還是做了壹些“好事”。
比如,靠著獨占眉公河三角洲平原,交趾居然設了交趾、金安、文林,三個戰略糧倉,大小糧倉九十余座。
眉公河三角洲不愧是塊寶地,後世暹羅的大米就是這裏出口來國內的。
另外,老二在安南觀望大明局勢這七八年,為了彌補種田二狗子的不足,居然修了壹條東西橫穿安南、真臘、暹羅、東籲的官路,用於抓種田的奴隸。
不過……
“啪!”
王宇因為這些老二抓來的奴隸沒閹,直接給了他壹馬鞭。
“提莫的傻逼,抄妳家勞資作業都不會抄,誰讓妳耍小聰明的,什麽閹人幹活沒力氣,什麽大奴隸生小奴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勞資提莫的抽死妳!”
老二王義想到過自己會挨老頭子打,但沒想到會因為沒閹奴隸被打,這打他挨得冤枉啊!
抽完老二之後,王宇朝壹旁的補子上畫著仙鶴的紅袍官員招了招手。
“子業啊!之後妳任安南巡撫,除了為大軍督促糧草補給,還要督導安南占城等地的漢人城寨,閹割這些從各國來的農奴,如若不聽,妳讓老十七帶兵去,不閹農奴,就把他家主子給閹了。”
那紅袍官員名為劉儼,人如其名,不知變通的嚴,是個大器晚成的官員,二十四過了鄉試、會試,過了二十年,四十四歲才考到了狀元。
成化七年為順天鄉試主考官,內閣陳循、前次輔王文有子與試,而囑劉儼照顧壹二。
劉儼不為動,兩位閣老的兒子,皆不得舉。
本來這個得罪了大明首輔陳循的楞頭青劉儼,是要光速結束自己的官途,被貶家鄉,郁郁而終的,還是王宇出面保了他,引為軍機處行走,處理要務。
“大都督放心,此乃下官本分之事。”
劉儼除了偶爾面子讓人下不來臺,辦事的時候絕對不馬虎,是把利劍。
“嗯!”王宇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親近之意。
“在安南待幾年,時機成熟的時候,我調妳回順天做軍機大臣,幫我參贊軍務。”
王宇壹打壹罵之間,老二王義這個“安南王”的兵權和手下的政務,直接就被切割給了劉儼和老十七。
老二王義,咱們大明的這位世襲安南伯,安南總兵直接啥都沒了。
“爹!那我~”
望著壹把大胡子的老二,王宇壹陣頭疼,提莫的心裏在告訴自己這不是漢王,這不是漢王。
“妳去提督五萬安南鎮的士卒,作為前鋒,為大軍開路,咱們這次走真臘東籲壹線借道,直接去捅思機發的菊花!”
滇省到麓川,山高林密,地勢跨度太大,道路崎嶇,河流縱橫,明軍勞師遠征,當然只能打成消耗戰。
這次王宇壹面讓黔國公沐其昂帶著大軍走以往大明的以往老路,正面拖住思機發的兵力。
自己則是走帶大軍走海路,過舊港宣慰司的馬六甲海峽,通過海船在東籲北部的孟加拉灣港口登錄。
不然走陸路的話,安南東籲之間遠隔千裏,運糧食和補給,怕不是得比漢武帝時期的二十得壹還離譜。
南洋艦隊用兩百余艘炮裝備甲的寶船,沿著海岸線護送著運兵的風帆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把三十萬明軍送到東籲北部。
為了轉運三十萬大軍,王宇甚至花了兩百萬兩銀子,雇傭了到大明做生意的歐洲船只和大明民間的船只來運送大軍和補給糧草。
東籲北部的孟加拉灣,離麓川和東籲王城不過五十公裏,所以王宇選擇了這個時期,最不常見的登陸作戰,主要這個時期航海技術不成熟,壹陣風可能人就沒了。
沒看南洋寶船艦隊壹路護送,都是走得沿海行船,能看到陸地,方便在海上遇到風暴時候,能及時擱淺靠岸自救。
歐洲此時黑死病的陰影過去了,正式開起了大航海時代,來大明的船多了起來,不過王宇對海權卻持有謹慎態度。
因為大明自古以來就是大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沒有戶籍,沒有固定疆域不同,大明有廣袤的領土,依靠強制同化,和儒家文化同化各地。
大明壹旦放開戶籍,可以全國各地亂竄,烏斯藏、奴兒幹都司,忽蘭忽失溫、占城這些地方的漢人,絕對往眉公河三角洲、湖廣、遼東這種大糧倉聚集,進而導致邊關人口不足,最後邊地肯定丟了。
所以王宇還在等,等大明工業化達到壹定程度,交通和通訊達到能及時知道邊關消息,可以快速調集中央軍團過去的程度,這才能開始讓大明從陸權國家徹底轉向海權國家。
不然放開戶籍,漢人滿世界亂竄,那大明故土那些邊關,哪來的人鎮守啊!
王宇是偏向於保守的改革派,沒有發現問題,就絕對不幹涉大明正常的運轉。
他只準備在大明發展出三支艦隊,東洋、南洋、西洋,只要保住大明在東亞中原文明輻射到的基本盤,就好。
成化十五年
十壹月
黔國公沐其昂帶著二十萬大軍,於滇省入麓川與思發機於猛拱交戰,小勝壹場後,雙方又沿著金沙江沿山設寨的反復爭奪拉鋸起來。
次年
壹月初春
明軍大部到了東籲北部之後後,王宇命安南伯王義帶著五萬大軍,突襲了東籲城。
之後,派大明使者拿著東籲國王的腦袋,去警告木邦、車裏、大侯等國,再支持麓川,明軍可不會跟他們客氣。
待警告過這些思發機的盟友過後,王宇留守孟加拉灣設立南征大營,以安南伯王義提督嶺南鎮為主力,帶領十萬大軍北上,靖遠伯王驥提督五萬偏師,於東籲北部收羅糧草、以及奴隸。
大明運兵和糧草輜重過來的船,可是王宇花兩百萬租來的,這麽空船回大明,他不是虧了嗎?
雖然閹人農奴力氣小了些,但沒是數量上去了,壹樣的效果,大不了多抓壹點東籲人。
東籲王城被突然登陸的明軍掏了心窩子,現在東籲王朝整個北方,基本是明軍的獵場,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不是東籲人沒發現明軍登陸,而是東籲最強盛的時期是十六世紀,人口也沒超過壹千萬,兵力常備壹線10萬左右,後備兵力二十萬頂天了。
明軍五萬配備了火槍、火炮、重甲嶺南衛,直接突襲東籲王城的時候,火炮掩護下,直接用加了白糖的烈性火藥炸開了城墻,他們那十萬拿著大量青銅器武器,少量鐵器的壹線東籲士兵,完全就是被明軍追著殺的份。
當初壹漢頂五胡頂,不就是武器代差,當匈奴還在石器時代,用的還是骨頭箭頭和石器,青銅器的時候,漢軍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
現在的東於更是青銅器為主,少量裝備鐵器,火器更是沒有,明軍在東籲,也打出了壹明抵五夷的效果。
相當於壹戰前期歐洲士兵裝備火器的五萬的明軍,打鐵器武器都還不能全部列裝的十萬東籲士兵。
簡直就是用燒紅的刀子切奶油,不費吹灰之力,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