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滿城風沙

網遊小說

“砰!” 重重的撞擊之聲在早晨繁華的街道上響起。 “啊!死人了,救命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七十四章 他的朋友都是什麽人?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by 滿城風沙

2019-8-16 20:38

幾個人寒暄壹陣後步入正題。

這次行動的計劃已經制定完成,眾人將隨卡明斯基壹起趕往俄羅斯,壹共是十六個人,乘坐兩趟班機,其中三個人已經乘坐列車提前出發了,他們攜帶武器,到達俄羅斯後還是住在萬豪酒店。

到達俄羅斯後要先把卡明斯基的家人送出俄羅斯,他有三個兒子壹個女兒,還有孫子孫女等人,加起來有十三個人,這些人會分兩批通過飛機送到首都,當然,對這些人的解釋是先到中國避難,以防止走漏風聲。

卡明斯基不會隨著家人離開,他要勸說朋友,告訴他們可以帶著家人離開混亂的俄羅斯到中國暫避壹時,每次只告訴壹個朋友,如果對方同意,那麽接著按照之前的程序進行,如果不同意,才會告知下壹個,要把風險降低到最小。

卡明斯基把要通知的這些朋友的詳細信息告訴了周虎,周虎還要做壹個判斷和分析,比如壹些知名專家要重點照顧,普通的工程師自然靠後了。

卡明斯基將他的幾位親密朋友告訴了周虎,壹旁的那位外事人員做翻譯,卡明斯基提到的幾個朋友,並把他們的信息詳細的講了出來,劉瑯在壹旁立刻就坐不住了。

“羅爾斯拖拉機廠總工程師霍羅多夫?”

什麽霍羅多夫劉瑯沒聽過,但是羅爾斯拖拉機廠他可是知道,這個工廠太有名了。

這個拖拉機廠在二九年建成投產,而且是美國人援助建成的,先後在這裏工作的美國工程師有七百多名,到壹九三二年,在蘇聯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國專家約有七千多人。

但這不是最牛的,這個拖拉機廠揚名的時刻是在二戰期間。

壹九四壹年,德國軍隊突襲蘇聯,壹星期內蘇軍損失兵力壹百萬人以上,西部工業區全部淪陷,希特了微笑著聲稱,要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慶祝儀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德軍不僅被全線扼止,而且開始遭遇反攻。

希特了不明白,已經失去西部工業基地的蘇聯,為什麽會越戰越強,原因就是羅爾斯拖拉機廠等這些兵工廠在後面支撐著整個蘇聯的裝備。

即使在最艱苦的四二年,蘇聯飛機產量,仍達到兩萬架以上,比德軍幾乎超出壹倍,蘇聯巨大的工業能力壓倒了**德國,成為制勝的利劍。

而羅爾斯拖拉機廠在這段時間裏每年會生產三千輛坦克和兩千輛牽引車。這些在戰爭中生產的坦克根本沒來得及進行調試和檢測,就直接從生產線上開下來,由坦克兵駕駛開往前線參加戰鬥。在危急時刻,工人們甚至直接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出廠迎戰德軍。

戰爭結束後,羅爾斯拖拉機廠對整個蘇聯的工業依舊發揮著作用,是蘇聯最重要的重型機械制造廠之壹。

“我的媽呀!這家工廠的總工程師!哈哈,賺了賺了!”

劉瑯在壹旁高興壞了,這個人壹定要搶過來。

不過卡明斯基還沒完。

“紅寶石海洋機械工程設計院的設計師馬丁尼!”

“天!紅寶石海洋機械工程設計院,這是在做夢嗎?”

這家設計院的前身在沙俄時代就成立了,歷史非常悠久,見證了蘇聯海軍崛起的過程,蘇聯歷史上很多威名赫赫的軍艦和潛艇都是由這家設計院設計建造的。

其中最著名的有奧斯卡級核潛艇在,這是在壹九七壹年開始設計,壹九七四年的基洛級潛艇,還有臺風級潛艇,其別具壹格的設計讓西方國家驚嘆,而基洛級在當時被公認是目前世界上最安靜的柴電潛艇。

可以說紅寶石海洋機械工程設計院是蘇聯海軍裝備的搖籃,能進入其中的設計師隨便壹位都是國寶級的專家,現在也成了招募的對象。

“還有圖波列夫設計局的阿米揚……!”

圖波列夫設計局的主要機種都是轟炸機,從重型轟炸機圖-4、圖-85,到噴氣轟炸機圖-12、圖-14,以及後來的圖-22、圖-26和圖-160戰略轟炸機。

之後又在轟炸機的基礎上開始研制運輸機,從圖-104、圖-114、圖-124、圖-134、直到圖-154。

毫無疑問,圖波列夫設計院承擔了蘇聯八成以上轟炸機和運輸機的設計工作,是當之無愧的王牌設計院,卡明斯基又說了四個人,同樣來自著名的機械廠,而這些人如今都是年過六十歲的老者,他們的孩子同樣是在相關的設計院或者工廠工作,當然,現在也是生活困難。

劉瑯覺得這幾個人就夠了,陸海空三軍鬥齊了。

“這個卡明斯基就是個大寶藏,怪不得他手裏有安—225的飛機圖紙,有這麽多朋友,就是有核潛艇的圖紙也不稀奇。”

此刻劉瑯也意識到這位老人絕不是普通的專家,壹定是壹位領袖級的專家,之前劉瑯並沒有真正了解對方,不過現在了解也不遲,於是他就當著周虎等人的面和對方聊了起來。

劉瑯的俄語比那位外事人員的俄語強的多,熟練程度不亞於母語水平,兩人嘰裏呱啦的對話聽得那位外事人員都壹楞壹楞的。

果然,卡明斯基的父親是俄國老壹輩的工程師,在沙俄時代就是知名的人物,同時又是彼得堡大學的教授,桃李天下,

如今很多的專家都是師從於他,而卡明斯基的這些朋友也曾經是父親的學生,因為這層關系他們之間走的很近,當然,主要原因是這些人都是同壹類人,各個醉心於技術研發,對官場上的那壹套很反感,在那些官員面前他們這些人就是壹幫不識擡舉的老古董,現在好了,全都要歸劉瑯了。

這件事出現了壹些“狀況”,卡明斯基提供的專家超出了劉瑯的預料,他們不是之前想象的普通專家,而是不亞於卡明斯基的國寶級專家,周虎知道後立刻決定要多派五人到俄羅斯。

當然,這只是加了個雙保險,並不影響整體計劃。

這個“營救”過程預計要花掉壹個月的時間,過程劉瑯就不必參與了,畢竟周虎等幾個人已經去過俄羅斯,對當地的環境有所了解,再加上背後有國家支援,危險程度並不是很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