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壹十五章 奔來走去
我在六朝傳道 by 日日生
2023-10-25 22:29
大唐,長安。
李漁看著城門,微微搖頭苦笑,自己這些日子風餐露宿,來回奔跑,真是夠辛苦的。
等幹完這壹次,高低得歇上十天半月的。
很快,壹隊人馬靠了過來。
現在只要李漁出現在人多的地方,想要不引人註意都難,那壹身的佛光就如同黑暗中的電燈泡,永遠是那麽耀眼。
“來的莫不是正經道長?”
李漁微微點頭,他來長安次數多了,再加上他喜歡溜達,長安城都知道有這麽個人。
李漁聽著聲音有些熟悉,擡頭壹看竟然是自己的徒弟時遷,他穿著壹襲紫色的將服,身後跟著許多翊麾校尉,看樣子已經混得品階不低了。
時遷咳嗦壹聲,完全看不出壹絲異樣,語氣不卑不亢,“道長來長安可是面見吾皇的?”
“正是。”
時遷馬上說道:“那就隨我來吧。”
李漁手指輕輕壹動,試探了下時遷的修為,然後暗暗點頭。
在大唐臥底,他的修為絲毫沒有耽擱下,著實是個省心用功的徒弟。
時遷在路上,有壹搭沒壹搭地說著閑話,李漁都有那麽壹瞬間的恍神,覺得自己是不是真不認識他。
很快,他們壹行人就到皇城,守宮門的侍衛見到時遷十分熱絡,笑著打起招呼。
看得出他混的不錯,走到哪都是熟人。
“遷哥兒,這麽熱的天,還帶著人在巡城,妳直接讓六扇門的人去不就完了麽。”
時遷笑罵道:“六扇門的弟兄就不熱了,妳少在這廢話,趕緊開門。”
“宮門豈是隨便開的,這規矩妳能不懂麽。”
“這位是正經道長,要見陛下,妳們快些去稟報壹聲。”時遷掐著腰說道。
守門的侍衛伸出腦袋,這才看到李漁,即使在烈日驕陽下,他還是那麽耀眼,金光陣陣十分別致。
給皇帝做侍衛,看上去不起眼,其實每壹個都不是壹般人,大多是勛戚子弟,很多甚至是公侯之家出來的。
幾個人接過時遷的班,護送李漁進宮,走到壹個殿角處,從走廊出來壹頂鑾輿。
鑾輿在李漁跟前停住,緋色的薄紗簾子掀開,露出壹張十分嫵媚的面孔來。
她看著李漁,笑嘻嘻地問道:“道長,幾天不見,怎麽成佛了?”
這句話李漁耳朵裏都快聽出繭子來了,他無奈地攤手,道:“也許是有佛有緣吧。”
鑾輿內的高陽公主眼眸流轉,好像有些害羞,舉著羅袖問道:“妳那個徒弟,詩仙李太白好久沒出新作,長安城也聞不到他的蹤跡,我幾次派人去打聽,便是他以前的舊友,也都不知道他的去向,這人是去哪了?”
李漁警惕地說道:“公主問這個做什麽?”
“問問不行麽?”高陽笑著說道。
這壹笑十分浪蕩,紅唇笑啟,眉眼多情,看的李漁直呼受不了。自己身經百戰,都有些把握不住,這要是讓她把狐媚子功力用十分施展到自己徒弟身上,那還了得?
不是李漁思想守舊,而是這個高陽碰不得。
這公主可是有夫之婦,而且她的丈夫房遺愛那出身也了不得。
李漁可不想讓自己的徒弟惹上這個浪蕩公主。
李漁呵呵壹笑,說道:“他在宗門苦修,十年八年是出不來了。”
高陽冷哼壹聲,放下簾子,生起悶氣來。
李漁看著遠去的鑾輿,原地還有壹股脂粉味,不禁暗嘆,大唐的公主實在是太開放了……
太極殿,李世民手裏捧著壹本書,看著笑吟吟的李漁,眼簾壹垂。
“妳不是不來見朕麽?”
李漁臨行前,李世民派袁天罡去請他,結果李漁沒給面子,還留下了幾句很拽的話。
走的時候多瀟灑,這時候就有多尷尬,好在李漁習慣了,完全不怕。
他笑著拱手,道:“陛下想召,貧道豈敢不來,只是有些急事,壹處理完就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正經道長如此給面子,真是讓朕甚感欣慰啊。”
“陛下虛懷若谷,已經是文成武略,還手不釋卷,真是讓人欽佩。”
李世民放下手裏的書卷,說道:“行了,咱們都別說虛的了,來長安又有何事?”
李漁再次拱手,道:“什麽都逃不過陛下的眼睛,其實貧道這次來,還真有點事。”
“說吧。”
李世民太了解他了,這道士無事不登三寶殿,尤其是當他對妳大說好話的時候,必定是有所求。
好在他每次提出要求,都不是單純的索要,和李漁打了幾次交道之後,李世民發現這個人很有意思。
他總會開出妳拒絕不了的條件。
李漁知道李世民也想西征,他打算從吐蕃出發,直接將帝國的疆域朝西擴展。
他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口道:“陛下,此次西征幹系重大,看似是人間戰爭,實則是與天庭的暗中較量。”
“哦?”李世民問道:“何解?”
李漁把諸葛亮那壹套,原封不動地搬了出來,李世民聽著連連點頭。
他的神情也越來越凝重,如此壹來,要不要摻和進來,就需要慎重考量了。
李漁接著說道:“陛下前番為了中原佛門,不惜出兵絞殺吐蕃和大昭寺,其他五國共襄盛舉,紛紛派兵,成為壹段佳話。這次何不成人之美,效仿五國,若是強插壹手,壹來從吐蕃打天竺,勢必會走南疆。那些人的手段陰毒,防不勝防,陛下的不死藥是長生,可不是不滅啊。”
李世民撇了撇嘴,斜乜著李漁,眼神壹動不動,也不說話。
他這幅做派李漁壹看就懂了,他已經被說服了,正在等著自己開條件。
李漁嘆了口氣,說道:“貧道前些日子,擺脫了純陽祖師劍仙呂洞賓,去斬幾條真龍來,湊齊了煉丹的材料之後,便會重新煉制不死藥。陛下手下的文臣武將非但是大唐的擎天白玉柱,更是人間的架海紫金梁,丹成之日,貧道願意再獻上三枚於陛下。”
李世民沒有接這個話茬,直接開口說起了官話:“我大唐百姓,心最向佛,萬萬容不得西天凈土變為藏汙納垢的所在。這次蜀國西征,我大唐上下壹心,必然全力支持,妳讓他們盡管放心去就是,其他四國,朕也會去信,說服大家。”
李漁在心底長舒壹口氣,大唐搞定了,接下來只有壹個大明和魏國。
朱標和自己關系很好,而且大明他離著天竺最遠,中間隔著東吳呢,就算是想插手也沒有辦法,李漁十分有信心,可以說服他們。
但是曹老板那邊……
好像會有點問題。
曹劉之間,可是壹直有那麽點小摩擦啊。
這時候李世民所說的書信,其實是很重要的。大唐的國力在那擺著,李世民肯出面,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他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