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四十壹章 好好做課題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1
那次聯誼過後,陳舟也沒多問宿舍三位兄弟的進展情況。
感情的事,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的,外人其實真幫不上多大忙。
只不過,看著三人各自不同的心情,以及出去的頻率,陳舟大致也能猜出壹些。
至於UPC競賽的結果,得等到1月15號才會出來,這期間還有壹個多月。
陳舟拿出先前按照輕重緩急排序的那張草稿紙,看了看,拿起筆輕輕劃掉了“迫在眉睫的UPC競賽”。
然後在旁邊把先前優先級最低的“張中原的課題”,寫了上去。
陳舟打算先把張中原的課題給完結了。
之後,再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課題中,爭取在丘賽之前,把課題搞定。
想到這,陳舟又在最後補了壹個內容,12月25日丘賽報名,3月20日丘賽全國筆試。
丘賽是肯定要參加的,不僅僅是因為答應了趙琦琦等人,而是陳舟作為數學系的學生,如果連壹個數學競賽都沒參加過,那遺憾就太大了。
寫完後,陳舟又看了壹眼。
不出意外的話,到年前主要就是課題的事了。
陳舟打開電腦整理壹下張中原課題的資料。
這幾天,他花了不少時間,終於把進度趕上來了。
不對,也不知道是不是趕上來了,反正陳舟是把張中原前期發的課題資料的問題,基本上搞定了。
資料整理好後,陳舟把它打包發給了張中原。
沒壹會,張中原回復了郵件,給他發了新的課題資料過來。
緊跟著郵件的,是張中原的電話。
陳舟禮貌的問道:“餵,張教授?”
張中原:“陳舟啊,郵件收到了吧?”
陳舟:“嗯,收到了。這是下壹步的課題內容嗎?”
“是的。”張中原停頓了片刻,轉而問道,“我說妳小子倒是挺積極的,競賽壹結束就開始趕進度了吧?”
陳舟回道:“競賽結束的第二天,就開始趕進度了。我這不是怕教授您催我嗎?”
張中原輕聲笑了笑:“那妳可就誤會我了,我真沒打算催妳。我這邊是準備過兩天,再打電話找妳,讓妳能好好休息休息。畢竟,我還是善解人意的,不像老吳,批個假條,還得做題……”
陳舟沒有說話,心中卻覺得有趣,這張教授的消息,倒是靈通。
他和李禮找吳西平批假條的事,也不過才過去幾天而已。
見陳舟沒有說話,張中原繼續說道:“妳想想,這次競賽妳們鏖戰46小時,妳更是幾乎沒怎麽睡覺,這遲到了,找教授批個假條過分嗎?完全不過分呀!”
“是,是。”陳舟邊笑邊回應著,旋即意識到壹個問題,“哎?不對,教授,妳怎麽知道我們競賽花了46個小時?”
張中原沈默了壹下,才說道:“有同學和我說的……”
“哦哦。”陳舟心想,估計是參加競賽的,其他數院學生說的。
畢竟,都在壹個機房裏,每個隊伍什麽情況,壹眼就能看出來。
陳舟也不再多想,轉而問道:“教授,咱們這個課題的結題時間在什麽時候?”
“嗯?怎麽又問這個問題?妳又要參加什麽比賽?”張中原記得UPC開賽前,陳舟就是這麽問的。
陳舟:“沒,教授,就問壹下……”
“……”張中原記得這句話,陳舟上次也說過,頓了頓,他直接說道,“預計明年2月份能結束。說吧,妳準備耽擱多長時間?”
陳舟輕聲笑了笑:“教授,妳真誤會了,我是想問課題進度,能不能加快壹些?”
張中原微微壹楞,課題進度加快?
他覺得這個課題的進度已經不慢了。
即使陳舟這邊先前耽誤了壹些時間,但已經趕了上來。
而且,就整體進度來說,是在計劃之內的,沒有必要加快進度。
想了想,張中原問道:“為什麽要加快進度?”
聽到這個問題,陳舟便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和張中原說了。
“妳自己也在做課題?”張中原微微有些驚訝,沒想到陳舟的進展這麽快。
“是的,教授。”陳舟輕聲回道。
張中原問道:“哪方面的?”
“復變函數領域的Clifford分析,研究全純函數和相關算子的性質。”陳舟如實答道。
聽到陳舟的話,張中原微微皺眉:“這是妳自己選的題,還是老吳幫妳選的?”
陳舟回道:“是我自己選的。”
聽到這個回答,張中原點了點頭,眉頭舒展開來,說道:“可以,選題夠大膽,甭管它是不是超出本科生的範圍,就是要解決它,有我年輕時的風範……”
陳舟:“……”
張中原:“行,那我知道了。就明天下午吧,妳們來我辦公室,我們開個課題討論會。”
陳舟應了聲好,和張中原掛斷了電話。
把新的課題資料下載下來,開始解壓縮包。
陳舟逐漸進入了課題研究的工作狀態。
和楊依依吃過晚飯,陳舟把晚上的時間留給了還未學完的教材。
兩人又回歸到圖書館掛機的狀態。
就這樣,時間壹天天過去,陳舟基本回歸了先前“三點壹線”的學習生活狀態。
在張中原那開過課題討論會後,也把結題時間,調整到了12月底。
比原先2月份的時間,整整提前了壹個多月。
時間雖然緊張了壹些,但對陳舟來說,卻是剛剛好的。
結題時間,是指最終成果,也就是論文的完成時間。
而陳舟在課題中的工作,基本上在12月中,就會全部結束。
到時,他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課題中了。
這段時間,還有件有趣的事。
就是燕大校園網上,關於陳舟和楊依依的那條置頂帖,又被作者更新了。
更新的內容正是這次參加競賽的壹些情況。
而他們鏖戰46小時,睡眠時間不足10小時,更是成為了重點描寫的內容。
還有就是“絕代雙驕”如何克服困難,帶著打醬油的第三人,提前2小時完成比賽的描寫。
陳舟看著帖子的內容,不禁搖了搖頭,對於他和楊依依的描繪,他覺得沒什麽大問題,和事實很接近,人物很傳神,但也沒必要這麽黑學長呀。
他並不認為方結明是打醬油的第三人。
方結明的編程,他所構建的5種行星軌道模型,是競賽不可或缺壹部分。
從最開始,陳舟就壹直認為模型是最重要的。
現在競賽結束,他壹樣這麽認為。
想到這,陳舟回復了這個帖子,替學長打抱不平了壹把。
回復後,陳舟才發現,這個帖子在競賽結束後的第二天就更新了。
也就是說,這個作者其實是掌握了壹手資料的。
嗯……有點東西……
陳舟又往後翻了翻,發現了壹個挺熟悉的ID,而且這ID出現的頻率有點高,在這帖子下面挺活躍的。
點開這個ID,看了壹眼此人的詳細信息。
陳舟有些無語,敢情您是聽這位同學說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