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江南說書人

歷史軍事

西元1864,崇禎237年,3月。 此時此刻,中華大地上,湘軍合圍南京城,洪秀全重病不起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39章 美國人真的幹了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by 江南說書人

2022-6-5 21:13

  新穗(聖叠戈)以東南約160公裏的地方。
  在後世,這裏將會建成壹座叫做墨西卡利的城市。
  而如今,在大明的開荒手冊上,這片地區叫做新陽府,對標的是廣東的陽江直隸州。
  陽江是壹座古老的城市,地理位置優越,有山有水,而且沿海有灣。
  雖然在廣東省裏算不上富庶,但放眼全國也算是處寶地了,自然也是土客相爭的重鎮。
  直至後世,在陽春縣西南與陽西片還有著不少的客家聚落。
  新陽府取陽江之名當然只是壹個巧合,僅僅因為位置映射相近而已。
  新陽府的地理狀況與陽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後世,墨西卡利是墨西哥西北部墨美國邊境線上的壹座城市,是偷渡客前往美國最重要的口岸之壹,也成為了中產美國人度假的後花園。
  不過在歷史上墨西卡利其實是壹座農業城市。
  雖然地處沙漠盆地,氣候炎熱,降水稀少,地震多發,不過墨西卡利的土地異常肥沃。
  在大約1885年前後,大批華工因為美國的排華法案而來到此處。
  他們修建從科羅拉多河引水的水渠,然後在荒漠中開墾土地種植棉花。
  華人種植的棉花質量上乘,逐漸打開銷路,給當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華工的聚集小鎮也成為了墨西卡利的前身。
  到20世紀初,墨西卡利擁有華工近4萬人,而白人殖民者和白父殷母的混血後代僅有3000人。
  可以說,墨西卡利是壹座徹頭徹尾的中國城,商鋪匾額幾乎都用中文寫就,商家之間流通中文支票,甚至銀行董事長都是中國人。
  這座城市由中國人建立,由中國人開墾,由中國人繁榮。
  然而193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法令,壹夜之間沒收了華人的財富,將華人的公司和銀行收歸國有。
  華人只能開餐館、洗盤子,賣衣服,從事有限的行業。
  到了21世紀,墨西卡利依然是墨西哥最大的華人社區之壹,不過華人數量僅剩5000人,而白人殖民者與白父殷母的混血後代數量已經達到了80萬人。
  華人比例僅占0.6%。
  所以,哪怕不是為了墨西哥北部大量的自然資源,朱富貴對於這座城市也是誌在必得的。
  勢必要將他變成名副其實的中國城,壹座屬於中國人的城市。
  ……
  不過過去很長壹段時間,由於大明人口嚴重不足,朱富貴和大明朝廷並沒有什麽精力在新陽這樣的偏遠地帶進行統籌部署。
  這裏基本處於半放養狀態。
  比如說,科羅拉多河的引水灌溉工程,朝廷就還沒有拿出合理的建造方案。
  這不是簡單照搬後世的方案就可以的。
  因為在後世,科羅拉多河上遊是美國,下遊是墨西哥。
  美國人是什麽德行人所共知。
  而且但凡他們指責別國幹什麽事,壹般他們就真幹過。
  胡佛大壩被譽為“沙漠中的鉆石”,是美國水利工程的巔峰之作,也壹直是美國工業力量的典範。
  然而這座大壩卻是墨西哥的血淚。
  胡佛大壩以及美國人蠻不講理的14個後續水庫、32個大型水利設施,將科羅拉多河三角洲搖身壹變成為了美國著名的蔬菜和水果基地。
  但是。
  “沙漠中的鉆石”,重點是沙漠而不是鉆石!
  科羅拉多河是在沙漠中流淌的!
  按照美國人的扯淡說法,中國都能用光雨林之河湄公河的水,那麽科羅拉多的水呢?
  科羅拉多河真的幾乎全部的水資源都被美國人用光!
  從1998年至今,科羅拉多河從來都沒有流入到大海過。
  墨西哥損失了最肥沃的農業區,昂撒匪幫卻對此毫不關心。
  但是對於大明來說,墨西哥北部到科羅拉多入海口都是大明的領土,大明沒法不關心這些土地的水資源需求。
  大明對於科羅拉多河的利用絕對不能是“胡佛大壩式”的,需要靠大明工程師自己的智慧尋找問題的答案。
  因此,直到現在,新陽地區的水源利用,依然是依靠科羅拉多河的自然支流。
  阿蒙河就是這樣壹條支流,從南內華達山上流淌而下,向東匯入科羅拉多河中。
  往日這條小河的河水就不算深,大約只有兩米左右。
  相比於新陽臨近沙漠地區的土地,阿蒙河兩岸的土地可謂肥美。
  賴新友壹家是去年冬天來到阿蒙河畔定居的。
  那時候正好是北方的水鳥南下過冬的時候,在河岔附近有壹片淺水湖,水鳥嬉戲,繪成了壹副碧空青野的丹青圖。
  這些水鳥不但漂亮,味道也很不錯。
  至少賴新友家那兩個半大小子是這麽認為的。
  生產隊的皇訓員嚴肅地批評了賴新友壹家。
  水鳥可以吃,但不能吃那麽多,要註意內個……內個生什麽保護!
  生產隊的皇訓員其實也只是在鳳都念了半年的培訓班,勉強擺脫了文盲的範疇。
  不過據上面通知,以後新穗也要開培訓點了。
  像他這樣的皇訓員每年都要去參加壹周時間的再培訓,系統學習朱富貴陛下對於基層治理的各種先進思想。
  這種集中培訓將成為大明基層吏治的常態。
  雖然說,看上去難免文山會海的形式主義之嫌,不過朱富貴知道,只有壹刻不放松對基層的把控,才能維持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強大的動員能力。
  許多看上去像是窮折騰的事情,壹旦面對真正的考驗,才會發揮出其提升幹部底線的寶貴價值。
  ……
  賴新友用藤條抽了兩個半大小子壹頓。
  內個什麽生態保護,他是不懂,但他知道,這裏可不是福建老家,這兒天上飛的,地下遊的,都是皇帝老爺自個兒掙下來的。
  皇帝老爺可憐大夥兒,才開著大海輪將大家撈來這裏,給吃給喝,還給地種,而且不納糧!
  唯壹的要求就是讓大夥兒拿上獵槍,別讓東邊來的昆侖奴和南邊來的雜胡兒摸進來而已。
  賴新友沒念過什麽書,但也知道,從古到今不要老百姓納糧的皇上,這位大明的小天子可是打頭壹個。
  這麽好壹個人,自家怎麽還能吃他的呢?
  這也太不應該了!
  整個冬天,賴新友壹家都在開荒。
  因為這裏的冬天並不冷,賴新友與老婆和兩個半大小子壹起攏共開墾了100多畝地,準備來年種莊稼。
  其實皇訓員來勸過他幾回,說是大明朝根本不缺糧。
  新津大農場妳曉得不?
  玉米和麥子壹眼望不到邊。
  軍爺們開著大鐵牛種麥子,壹種就是三四丈寬。
  每年收下的糧食倉裏都存不下,只能拿去釀成酒精給大鐵牛喝!
  妳賴老三種這100來畝地,根本不夠給人填牙縫的。
  聽哥壹句話,妳不如養牛,養咱洋皇妃獻給咱皇上的尼德蘭大奶牛。
  上回我在府裏頭開會,聽說萬歲爺要投資在咱新陽建座滅菌牛奶廠,供應新穗的新學堂呢……
  ……
  皇訓員的苦口婆心沒有動搖賴新友壹絲壹毫。
  什麽尼德蘭大奶牛,什麽滅菌牛奶廠,賴新友聽都沒有聽說過。
  相反,他唯壹感興趣的是皇訓員說的那種大鐵牛。
  其實在歸化班學習那幾個月,賴新友也見過那些力大無窮的大鐵牛。
  只不過當時他剛剛來到大明,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巨大的信息爆炸讓他整個人腦瓜子嗡嗡的,倒也有太多的想法。
  如今聽皇訓員這麽壹說,賴老三心思活絡起來。
  那種壹次性耕作三四丈寬的大鐵牛賴老三倒是不奢望。
  但他覺得,自己安心種幾年地,說不得能上新穗府買上壹部兩部小鐵牛。
  到時候自己家四口勞力,沒準能開墾出500畝地來!
  500多畝地啊!
  福建老家的地主老爺也沒這麽多地,而且還是河灘水澆地!
  雖說自個兒只有使用權沒有永久產權,但給地主老財當佃戶能和直接給皇上當佃戶壹樣嗎?
  賴新友認準了,自己壹家四口只要安安心心種地,就算後頭皇上老爺又開始收租子,自己壹家人也不會再挨餓受窮了。
  到時候兩個小子成了家,取了婆娘,壹人分二百五十畝,那也還是大戶人家不是?
  想象著美好生活,賴老三壹天天盼著下苗播種的日子。
  可這日頭卻漸漸有些不對了。
  整整四個月,新陽的天空只見雲,不落雨。
  阿蒙河的水位也肉眼可見地低了下去。
  這天壹早,賴老三挑著扁擔和婆娘兩人又去阿蒙河挑水。
  來到河灘前,賴老三傻眼了。
  原本就徑流變小的阿蒙河,今天居然全部幹涸了。
  泥濘的河床裸露在空氣之中,少許魚蝦正在僅有的幾處水窪中撲騰。
  留守的水鳥們不斷盤旋,時不時叼走壹條大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