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李衛明的巴浦洛夫實驗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by 江南說書人
2022-6-5 21:13
相比乘坐防彈汽車回皇宮的朱富貴,瑪利亞公主壹行倒是接地氣多了。
他們在新津港上岸,接受邊防檢查驗明身份後,獲得了留學生證明。
憑借這份證明,他們可以在大明正常的生活、學習,但是不能務工。
想要在大明務工的話,需要辦理其他的手續。
當年白夏兒那個小女仆就是辦理的臨時工作證,在新秦遇到她的恩主的。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
像巴浦洛夫就向大明邊檢人員咨詢了,自己是否能夠在鳳都勤工儉學,賺取壹些生活費。
俄國政府給的津貼雖然不少,但是巴浦洛夫見識過上海的繁華,又看到新津港甚至更加新穎,更加繁華,他覺得居鳳都,大不易,自己最好還是想辦法賺點生活費比較好。
邊檢人員給與了肯定的答復。
在學校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留學人員可以在校內組織裏通過勞動獲取報酬。
這讓巴浦洛夫稍稍安心。
瑪利亞公主帶著大家,按照記憶裏的地址乘坐新津—鳳都的城際火車。
她還不知道城際火車已經連通了地鐵,還打算到了鳳都再走去騰龍山呢。
當然,走是指巴浦洛夫這樣的團員,她作為東羅馬公主,當然是會打壹輛氣派的大明綠皮出租車了。
其實鴻臚寺那邊倒是有對接過,想要派壹輛大巴車把他們都拉走得了。
是精神鳳都人瑪利亞想要炫耀鳳都美麗的城市景色,要求自行前往騰龍山大學城的。
還沒見識更加高級的地鐵,單單是鳳都—新津城際火車就讓壹幫斯拉夫土包子嘖嘖稱奇。
壹個好事的貴族子弟,甚至拿出壹枚金幣禮在火車的窗臺上,直到三分鐘後,金幣才被顛簸翻落。
“太神奇了!”
“這可比聖彼得堡—莫斯科的城際火車安穩太多了啊!”
“如果我們俄羅斯……啊,我們東羅馬也有這樣的城際火車,那我回聖彼得堡都不願意坐馬車了!”
“是啊,火車上空氣多棒,都是高級的泡面的清香,完全沒有窮人惡臭的味道!”
巴浦洛夫縮了縮頭。
他也聞到了泡面的香味。
香,實在是太香了!
和大白免壹樣,令自己的唾液加速分泌。
不過巴浦洛夫卻不敢去打聽泡面要多少錢壹包。
想來這種比貴族老爺家的土豆牛肉湯還香的食物,壹定很貴吧?
巴浦洛夫的母親在貴族老爺家做女傭,作為壹個狡猾的斯拉夫女人,她時常會用小罐子盛壹些肉湯帶回家。
那些只有鹽巴,缺少辛香料的牛肉湯,味道確實沒辦法和鉆入鼻尖的泡面香味比。
當然,巴浦洛夫母親服務的對象只是梁贊當地的小貴族。
而瑪利亞公主也好,團隊裏那些大公、伯爵的子嗣也好,他們是真正的大貴族,對於泡面這種東西也只是覺得新奇,不可能認為有多麽美味的。
但至少,能享用這種食物,穿著時髦光鮮的大明市民,絕對算是體面人了。
與那些灰頭土臉的聖彼得堡小市民不可同日而語。
更別說東斯拉夫平原上那些土得掉渣的農場主,以及他們手底下那些灰蒙蒙的,臟兮兮的,散發著惡臭的農奴們了。
與其說與他們是同胞,這些貴族子弟反而覺得,自己與大明人,至少是鳳都人,更像是壹個世界的人,更有共同話題。
……
李衛明帶著兩個小侄女兒同樣乘坐城際火車,而且正好與巴浦洛夫所在的位置不遠。
他看到巴浦洛夫拘謹地看向了自己,便點了點頭,表示打過招呼。
雖然對方是個毛子,放在唐朝屬於昭武九姓都看不上的胡人,是雜胡中的雜胡。
但咱大明漢唐氣度,包容天下,這家夥又是合法入境的留學人員,李衛明倒也沒有歧視他的意思。
現在時間差不多是十點,抵達鳳都還需要些時間,李復明所需從背包裏摸出了壹包方便面,又掏出壹個搪瓷廣口杯,打了壹點開水泡面吃。
兩個女娃對於方便面到沒有像那些毛子那樣大驚小怪。
雖然是鄉下娃,但那也是大明的鄉下娃,世面還是見過不少的。
“俺在家吃過!”
“俺爺拿糧食去縣城的供銷社換過方便面回莊子,說這個面又便宜又好吃,但俺覺得吃多了就不好吃啦!”
李二叔是個愛貪小便宜的人,之前大明剛剛光復神州,建立縣壹級供銷社的時候,他生怕這種好吃又耐放,而且壹看就有油水的方便面被別的莊子買光,直接用糧食換購了壹千大幾百斤方便面,藏在了莊子的地窖裏。
誰曾想,方便面雖然是個好東西,買的人很多,但特娘的富貴爺的供銷社就好像是變戲法的把式,大夥兒怎麽搶購,它最多就斷壹兩天貨,到了第三天,櫃臺上又會放滿了各種口味的方便面。
結果好家夥,李莊上下吃了幾個月的方便面,餐餐吃,頓頓吃,都快吃吐了。
所以大花小花對於方便面的印象並不好。
李衛明笑著道:“叔餓了,先吃壹點充充饑,妳們如果餓了,叔找服務員買盒飯去!”
雖然這年頭沒有方便面是垃圾食品這壹說。
但這玩意價格擺在這裏,幾分錢壹袋的東西,用來給孩子吃,確實不太合適。
李衛明打算花兩三角錢給兩個孩子買份鐵路快餐。
神州那邊不清楚,殷洲這邊的鐵路快餐可是出了名的好吃,就是有點小貴。
壹份盒飯都能吃十幾袋方便面了。
李衛明自己是舍不得吃,不過給娃娃吃,他倒是大方得很。
吃著吃著,李衛明總覺得有點不自在。
擡眼壹看,好麽,那個年輕的毛子正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嘴角好像還流口水了。
這個毛子總是動不動就流口水,明明沒吃上呢!
這裏面莫非還有什麽科學道理?
李衛明想著自己如今也是大學生了,回頭琢磨琢磨,說不定能在雜誌上發篇文章。
朱校長常常告誡我們,科學發現來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嘛!
壹半是見不得人餓肚子,壹半是做科學研究,李衛明用筷子往搪瓷杯的蓋子裏扒拉了壹點面條,揚了揚手,道:“巴桑,妳滴,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