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諸天

新海月1

靈異推理

“給我打起精神來!”
“壹個個軟綿綿的,都沒吃飯啊!”
……
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壹章 繼承人的第壹課

逐道在諸天 by 新海月1

2022-7-17 14:21

  聽了寧清羽的話,李牧的三觀都被刷新了壹遍。
  行俠仗義走江湖,仗劍天涯除暴安良。
  吃最好的菜,喝最好的酒,騎最快的馬,睡最美的女人……
  這些都是年少輕狂的夢。
  壹擲千金誰都想,可惜敗給了兜裏的碎銀幾兩。
  某種意義上來說,江湖紛爭和地方宗族械鬥沒有任何區別。本質上都是為了爭奪資源,順帶減少人口。
  不是沒有人想要改變這壹切,只是邁出這壹步的,最後都敗給了現實。
  不是成為新的惡龍,就是被變成了人人厭棄的“魔教”中人。
  朝廷不允許,武林各派不允許,天下人更不允許。
  沈思了壹回兒功夫後,李牧向寧清羽行了壹禮,苦澀地說道:“掌門,弟子明白該怎麽做了。”
  “不,妳還不明白。”
  寧清羽搖了搖頭道。
  “這個世界比妳想象的還要復雜,妳以為是我等冷漠無情?”
  “那只能說明妳見識的太少!”
  “這個武林從不缺少熱血。我也年輕過,也曾想要改變這個殘酷的世界。給妳講個故事吧:
  二十五年前,我還不是華山掌門。
  當時關中大旱,為了緩解旱情,我不顧門中長輩反對,在眾師兄弟的支持下,牽頭關中士紳壹起出資修復鄭國渠。
  妳應該知道興修水利,歷來都是耗資巨大。
  按照事先的計劃,我們準備等修復完成後,通過向受益田畝收取水費,慢慢收回成本、以及用作後期維護。
  剛開始壹切都很順利,只是到了工程快要完成的時候出現了麻煩。壹方面是水量不足,另壹方面則是沒有出資世家大族的紅眼病。
  本來這也沒什麽,只要花費壹些精力總是能夠解決的。可惜這個時候朝廷調來了壹位民間聲望很高的‘青天’大老爺繼任巡撫。
  未參與的世家大族,趁機鼓動民眾鬧事,以受災為由,要求免出水費。
  這位劉大青天當即接了狀紙,也不了解具體情況,直接下令禁止收取水費。
  後面的事情想必妳也猜得到,先不說前期耗費如此巨大,後期的維護也不是壹筆小開支。
  朝廷不願意撥款,我們自己組織修復還出來搗亂,矛盾自然就發生了。
  雙方僵持了幾個月,最後還是我們做出了讓步,向朝廷提出條件:只要朝廷支付工程開銷,並且承擔後期維護支出,就將工程移交過去。
  關中疲敝多年,地方府庫都能夠跑老鼠。大明朝也是有名的窮朝廷,自然不願意負擔這筆開銷。
  沒人出錢,區區壹個巡撫我們當然不會放在眼裏。事情就這麽擱置了下來。
  只是沒想到到了最後放水的時候,這位劉巡撫直接帶著民眾沖擊現場,爆發了關中百年來最慘烈的械鬥。
  這位劉巡撫倒也剛烈,見事情搞大了,自知無法脫身,幹脆壹頭紮進鄭國渠自殺了。
  發生了這樣的事,參與的士紳們也退縮了。為了名聲著想,我華山派也不得不放棄。
  事後這位劉巡撫得到了朝廷追封,成為了天下有名的青天大老爺。作為他的成名代價,就是苦了八百萬關中生靈。”
  李牧傻眼了。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眼中只有利益算計的掌門,居然還有如此中二的壹面。
  沒錯,就是“中二”。
  計劃雖然好,問題是朝廷不可能答應。
  農業社會,控制了水利,就控制了民生。
  本來華山派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就大,要是再讓華山派以水利工程為紐帶,將八百萬關中百姓栓在壹起,山河變色就只在壹念之間。
  站在大明朝廷的立場,恐怕寧可看著關中衰落,也不願意出現壹個不受控制的存在出現。
  中二歸中二,但這個計劃絕對利民。
  哪怕是最後失敗了,修復的水利工程也惠及了不少人,遠不是江湖中沽名釣譽的大俠能夠比的。
  現在李牧明白,為什麽在劍氣對立的華山派,提起寧清羽這位掌門就沒人不服的原因了。
  “掌門不必難過,能做的都做了,我們問心無愧就是。”
  李牧安慰道。
  在內心深處,他已經打定主意要吸取教訓。
  只是寧清羽並不買賬,狠狠的瞪了他壹眼,道:“不用妳小子來安慰我,這些年我早就想明白了。
  幸好當年的計劃失敗了,要不然朝廷焉能放過我華山派。
  至於大明朝廷,兩百年不興修水利工程,早晚都要付出代價。他們既然放棄了關中,有朝壹日使山河變色的也必定起於關中。
  給妳講這個故事,就是讓妳明白,有些事哪怕明知道是對的,我們也不能做。
  作為華山派的繼承人,妳和其他人不壹樣,必須要收起可憐的同情心。
  遇事必須要多權衡利弊,閑事只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管,最好是什麽閑事都不要管。
  妳可以學習方正和沖虛,尤其是方正在這方面表現的尤為出色。
  如果和他們成為了敵人,必須要立即弄死;如果沒有把握,那就先當朋友吧!”
  局勢變得越發復雜了,從現在來看華山派和朝廷之間的矛盾,也不僅僅只是開國之初那點兒事。
  站在華山派的立場上,自然希望關中越興旺越好。只有關中富裕了,華山派的腰包才能夠鼓起來。
  可惜大明王朝做不到這壹點,不光自己兜裏沒錢投入,還不願意別人投資經營地方。
  統治階級的心眼從來都很小,尤其是對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存在,更是容不下絲毫。
  或許在朝廷眼中,寧清羽就是頭號野心家。幸好還有少林寺頂在前面吸引火力,要不然華山派絕對會成為朝廷針對的頭號目標。
  從這方面來看,原著中有可能挑起劍氣之爭的幕後黑手,現在又多了壹個。
  李牧已經懶得分析誰得嫌疑更大了。反正都是潛在敵人,只要華山派暴露出了弱點,敵人肯定會撲上來。
  現在華山派的局面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最直接的導火索繼承人之爭,已經提前落下了帷幕。
  原來的劍氣兩宗,也不再是鐵板壹塊。無論是自己,還是掌門寧清羽都在想辦法瓦解這兩大團體。
  接下來的東出計劃,就是最大的轉折點。
  計劃成功,門中的問題迎刃而解;計劃失敗,制造問題的人沒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