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劍來

烽火戲諸侯

玄幻小說

二月二,龍擡頭。
暮色裏,小鎮名叫泥瓶巷的僻靜地方,有位孤苦伶仃的清瘦少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壹章 百怪(上)

劍來 by 烽火戲諸侯

2024-7-24 21:49

  (上個星期都在國外旅遊,所以更新實在是壹塌糊塗。接下來就穩定了。今晚還有壹章。)
  雖說天色昏暗,其實時辰並不算晚,加上秋蘆客棧這棟院子,布置得精巧雅致,李槐東摸摸西捏捏,就沒有半點睡意,趁著陳平安雕刻玉簪,孩子幹脆搬出那只棋墩山土地爺贈送的木匣,橫放在桌上,將彩繪木偶,連同風雪廟劍仙魏晉贈送的五個泥人兒,全部放入其中,再把那本購自紅燭鎮的《斷水大崖》也丟進去。
  “搬家”之後,這只由嬌黃陰沈木打造的長匣,猶有空閑余地,木匣呈現出紅色,棋墩山魏檗說是因為在泥土裏埋了無數年,色澤由黃逐漸變紅,木頭非但沒有腐朽,反而生出異香。李槐此時把腦袋湊到木匣上,仔細聞了聞,那股清香照舊,未曾減淡,不比在枕頭驛拿出來聞的時候差。
  李槐開始掰手指,離開家鄉小鎮,遠遊求學,壹路風餐露宿,他李槐靠著吃苦耐勞,還是小有收獲的,除了墻角邊那只最珍貴的綠竹小書箱,還有這嬌黃木匣和木偶、泥人,其實那本《斷水大崖》書裏頭,還豢養著幾只很值錢的蠹魚,以及被阿良壹巴掌拍進書裏的那尾青冥魚,只不過李槐不愛讀書,很少翻閱這本花了陳平安將近十兩銀子的書。
  這會兒看著聚精會神在簪子上雕琢文字的陳平安,李槐想到自己花了人家這麽多錢,卻沒有怎麽翻書,買書的時候,還信誓旦旦告訴陳平安壹定會看書的,這讓孩子有些愧疚,於是從木匣裏拿出那本貌似嶄新的《斷水大崖》,隨便翻開壹頁,開始默念文字,李槐打算讓自己的良心好受壹些。
  李槐壹拍腦袋,記起壹事,趕緊伸手探入領口,摸到壹處姐姐李柳親手縫制的口袋,撚出壹只油紙袋,朝陳平安晃了晃,咧嘴笑道:“陳平安,知道這是啥嗎?”
  陳平安小心放下簪子和刻刀,揉了揉眼睛,問道:“是什麽?”
  李槐滿臉得意洋洋,從油紙袋裏抽出壹張折疊整齊的紙張,解釋道:“當初學塾裏不斷有人離開,最後只剩下我、李寶瓶、林守壹、石春嘉和董水井五個,先生在最後壹堂課,給了我們壹人壹張字帖,上頭就寫了壹個齊字,要我們用心臨摹,說是功課。後來先生也沒把原帖收回去,這趟遊學,我娘親覺得先生這個字吧,雖然寫得整齊湊合,還不如隔壁家春聯上頭的大字,來得墨水重、勁道足,可好歹我和齊先生師徒壹場,留下來算是當個念想,就讓我姐偷偷在衣服裏邊縫了口袋,裝進油紙包。我後來問李寶瓶和林守壹,李寶瓶說早不知道丟在哪裏去了,林守壹說在家裏放好了,怕帶出來容易遺失毀壞。”
  李槐將折疊的紙張打開,輕輕抹平褶皺,只見那個小幅齊字帖,方方正正,巴掌大小。
  李槐盯著那個字看了片刻,擡起頭認真說道:“陳平安,這個齊字送給妳吧,我留著也沒用,再說我經常丟三落四。”
  陳平安搖頭笑道:“妳如果怕弄丟了,在到達大隋書院之前,我可以暫時幫妳保管,但這既然是齊先生交給妳的功課,那妳作為齊先生的學生弟子,就應該好好珍藏,哪怕齊先生不在了,不用臨摹,可就像妳娘親說的那樣,字帖自己留著,好歹是個念想。”
  李槐點點頭,隨手將那幅字帖放入書頁之間,然後合上《斷水大崖》,丟入木匣。
  殊不知書頁之中,隱匿在不同書頁的三條蠹魚和那尾青冥魚,紛紛離開原先書中的某處文字,透過字裏行間的那些縫隙,迅猛遊走,最終飛速進入那幅齊字貼,名副其實的如魚得水,歡快至極。
  相比於李槐壹路走狗屎運的大豐收,林守壹其實也不差,壹大摞品秩有高有低、材質有優有劣的古老符箓,壹部《雲上瑯瑯書》,壹副繪有百余種山精鬼怪的《搜山圖》,是那位目盲老道人贈送,因為陳平安送給跛腳少年壹顆品相極佳的蛇膽石,作為禮尚往來,老道便拿出了這幅自稱是師門祖傳的寶物,又被陳平安轉贈給林守壹。
  至於李寶瓶,更有名刀祥符和銀色養劍葫,東西不多,就兩件,但皆是世間修士垂涎三尺的仙家重器。
  唯獨出力最多的陳平安,好像到頭來,反而就只有那顆略顯枯萎幹癟的淡金色蓮子,如今都不知道它有什麽用處,如今更是跟白衣少年欠下了壹屁股債。
  李槐趴在桌上,老調重彈道:“林守壹家裏很有錢的,只是那個私生子的身份很尷尬,所以這家夥可能心思比較敏感,陳平安,妳別跟他壹般見識。”
  陳平安點點頭,“我回頭找他說開了,就沒事了。”
  李槐沒來由冒出壹句,“好人和老實人就是吃虧,我爹是這樣,妳也是這樣,陳平安,要不然以後妳還是別當老好人了,以後多為自己想想,用不著事事忍讓別人。否則妳沒怎麽樣,認妳做小師叔的李寶瓶就先氣死了。”
  提起李寶瓶,陳平安忍不住笑問道:“寶瓶總欺負妳,妳怎麽從不還手?”
  李槐壹臉天經地義地脫口而出道:“我不敢啊,我又打不過她!”
  陳平安哈哈大笑,辛苦雕琢文字的那份疲憊,頓時壹掃而空。
  李槐看著快樂大笑的陳平安,孩子也跟著開心笑起來,因為印象中陳平安是不太這麽笑的,平時的陳平安,不論做什麽說什麽,總是很收斂拘謹,生怕說錯做錯什麽。
  李槐隨即想起自己爹,好像也是這個德行,嘴巴抿抿,就算是開心,眉毛耷拉下來,就是不太開心。
  李槐猶豫了壹下,還是打算跟陳平安說壹點藏在心底的心裏話,腦袋擱在桌面上的孩子,伸了伸脖子,壓低嗓音,神秘兮兮問道:“知道我為什麽總讓著李寶瓶嗎?”
  陳平安開玩笑道:“妳喜歡她?”
  李槐翻了個白眼,“怎麽可能,我才這麽點年紀!再說了,我又不是林守壹和董水井,兩個色胚,每次我姐來學堂幫我帶東西,那兩個家夥眼珠子都瞪得掉地上了。尤其是董水井,每次找借口去我家玩,我姐不在的時候,就病懨懨的,我姐壹回家,董水井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恨不得給我家挑滿兩大水缸的水。我娘呢,喜歡董水井壹些,覺得人老實,跟我爹壹樣,我姐呢,估計應該是更喜歡林守壹,斯斯文文,更像個讀書人嘛。”
  說過了林守壹跟董水井的壞話,李槐臉色黯然地轉回正題:“學塾裏邊,所有人都笑話我爹,說我爹是小鎮最窩囊廢的男人,是入贅,沒出息,成天不務正業吃軟飯,更沒出息,傻裏傻氣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所以他的兒子,也就是我,讀書果然最沒用,每次先生考試,我都是墊底。”
  李槐咧嘴,笑瞇起眼,“李寶瓶的家世是學塾最好的,但是連同林守壹在內,她跟誰都不壹起玩,每天就跟壹陣風似的,飛來飛去,永遠是最晚壹個來上課,下課第壹個消失。她雖然會嫌我吵,喜歡有事沒事就揍我。但是她從來不笑話我爹,有次我爹來學塾找我,所有人都嫌棄,只有李寶瓶願意給我爹帶路,還喊他李叔叔,讓我爹開心了好多天呢。每次有人故意當著我面,拿我爹當笑話講,李寶瓶總會阻止他們,不許他們說我爹的壞話。”
  陳平安感慨道:“原來是這樣啊。對了,李槐妳有最討厭的人嗎?”
  李槐楞住,“沒有啊,每次回到家,吃壹只香噴噴的肥膩大雞腿,聽我娘親用雞毛蒜皮的事情訓斥我爹和我姐,我所有的不開心就沒啦。”
  陳平安直接用手指撚了撚燈芯,讓燈火更明亮壹些,笑道:“妳厲害。”
  李槐疑惑道:“我有什麽厲害的?我還覺得妳不怕燙很厲害呢,妳上山下水可以不穿草鞋,會砍柴會釣魚,那才厲害,李寶瓶那麽野的丫頭,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爬上樹,然後喊著飛嘍飛嘍,撲通壹下摔在地上,從來不哭,自己站起來,最後壹瘸壹拐回到家,為了怕走路不對勁,被家裏長輩看出來,她就會故意拖延到很晚才回家,連她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都覺得妳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
  陳平安再次拿起刻刀,“等妳長大壹些,就會知道自己為什麽厲害了。”
  李槐聽不明白,望著那些簪子,愈發眼饞,“什麽時候把簪子送給我們啊?”
  陳平安停下刻字的動作,“到了大隋書院吧。”
  李槐問道:“那幅《搜山圖》妳怎麽送給林守壹?我看得出來,妳也挺喜歡啊。”
  陳平安舉起壹支玉簪子,借著燈光,仔細凝視簪子上的細微紋路,“我怕好東西我拿不住,妳們又不是外人,送給妳們,我不心疼。”
  李槐哪壺不開提哪壺,試探性問道:“壹晚上開銷兩千兩銀子,也不心疼?”
  陳平安放下玉簪和刻刀,收起放回盒子,板著臉說道:“我得出去走走,多走幾步看看風景,就當是賺回幾兩銀子了。”
  李槐扭頭看著陳平安的背影,孩子偷著樂呵。
  李槐等到陳平安關上房門後,默默告訴自己,以後壹定要把某件最好的東西,送給陳平安。
  因為這個家夥,壹路走來,走過那麽多的山山水水,光是陪著膽小的自己去遠處撒尿拉屎,然後站在不遠的地方陪自己說話,就不知道多少回了。
  ————
  陳平安不敢四處亂逛,走向那座涼亭,看到林守壹意料之中坐在那邊,不敢打攪這位隊伍之中最早脫穎而出的山上神仙,遠觀了壹段時間,正要轉身離去,就看到林守壹站起身,朝他招了招手。
  陳平安走入涼亭,相較於走入秋蘆客棧之前的俊朗少年,當下的林守壹好像多了些飄逸風采。
  林守壹挑了壹個不尷尬的話題,“那個崔東山跟我借了壹張符箓,就打破客棧的規矩,走出這座涼亭,跳入那口老水井,消失不見了。”
  陳平安輕聲道:“崔東山是死是活,我管不著,也不會管。”
  林守壹憋了半天,轉頭望向水井那邊,“下榻秋蘆客棧壹事,我知道妳是好心好意,但妳應該事先跟我打招呼的。”
  陳平安點頭道:“以後我會的。”
  林守壹轉過頭,小心打量著草鞋少年的臉色和眼神,“就這樣?”
  陳平安反問道:“不然?”
  林守壹自嘲道:“我還以為妳會跟我講道理,或是直截了當,卷起袖子打我壹頓再說,我其實已經做好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準備了。”
  陳平安搖搖頭,不說話,斜靠著涼亭柱子,望向老城隍遺址的那口水井,陳平安看不出什麽名堂。
  林守壹看著陳平安,“對不起。”
  陳平安笑著擺擺手,盤腿坐好,然後眼睛不眨地使勁盯住老水井。
  林守壹如釋重負,隨即納悶問道:“妳在做什麽?”
  草鞋少年壹本正經道:“我要把銀子看回來!”
  已是修行中人的冷峻少年,趕緊伸手使勁揉著臉頰,只為了不讓自己笑出聲。
  ————
  寒食江畔,大水府邸。
  主位上的青袍男人望向堂下客人,不斷有人起身舉杯敬酒,說著歌功頌德的言辭,難免流露出壹些誌得意滿。
  方才就有壹位享譽朝野的文豪,再壹次起身敬酒,說本郡這麽多年風調雨順,壹切歸功於他這位水神老爺,言語之中,壹郡民生好與壞,跟那個魏姓郡守毫無關系。關鍵是這種略顯赤裸的溜須拍馬,在座有壹人,身穿黃庭國從三品官服,毫不猶豫地起身敬酒,附和那位文豪,滿嘴溢美之詞,身為從三品高官,壹州別駕,此次祭祀大典官階最高之人,面對高坐主位的他,壹樣口口聲聲水神老爺。
  壹旦成為享受香火的神祇,生前姓名、家族,皆為隱諱,至於能夠面見神祇之人,為尊者諱,壹般都需要註意這壹點,不會指名道姓。
  “老爺”這個說法,是壹個比較穩妥的通俗稱呼,至於為何如此,眾說紛紜,其中壹個說法最言之鑿鑿,說是道祖的三位親傳大弟子當中,有壹人喜好稱呼恩師為老爺,道祖欣然接受,於是便流傳至今了。
  青袍男子緩緩收回視線,堂下左右兩側坐著四名心腹,追隨他身邊征戰四方,長的有三百多年,短的也有百余年,其中壹位幻做人形之前,本尊是壹尾鮮紅鯉魚,與大驪沖淡江的某位鯉精野修,稱兄道弟,關系莫逆。
  不過這位鯉魚精,此時有任務在身,位置空著。
  壹位是水蛇修煉成精,使用壹對鐵鐧,是他無意間獲得的仙人遺物,每次與人廝殺,嗜好以鐵鐧打爛對手的頭顱。他喜好吞食童男童女,只是受青袍男子的約束,偶爾才會出去覓食,不敢太過肆無忌憚。
  還有壹位是攔水蛤蟆出身,天資最好,但是生性懶惰,境界反而最低,只是天賦異稟,動輒就會在大江大河的岔口,吞下大量江水,只要不合上嘴巴,就能壹直汲水不停,永遠不會撐爆腹部。故而誰也不敢欺辱,深受青袍男子的器重,曾經有兩位聯手犯上作亂的河流水神,聚集了許多勢力,試圖推翻青袍男子的位置。這位寒食江水神的得力幹將,便奉命偷偷上岸潛入壹條河水源頭,然後現出真身,體型如同壹座山頭,硬生生吞掉了河水源頭,迫使那位河神不戰先降,導致另壹位河神孤立無援,最後被青袍男子打爛祠廟和金身,碎塊全部沈入寒食江底部某處,永世不得超生。
  最後壹位,有些格格不入,美髯儒衫,文質彬彬,若非臉色黑青,異於陽間活人,怎麽看都像是書香門第裏的中年儒生。
  寒食江長達八百裏,途徑三州八郡地界,因此黃庭國北部,都需要仰仗這條大江的滋潤。此人雖然從不以戰力著稱於這座大水府邸,卻是公認的首席軍師,始終躲在幕後,為水神老爺出謀劃策,也不喜歡拉幫結派,特立獨行。
  大堂上端茶送酒的美婢丫鬟,壹半是人間美色,還有壹半塗抹特殊脂粉、以此掩飾死屍之氣的女子,則是落水身亡的水鬼。
  世間水鬼,不管是溺水而亡還是投水自盡,自然不是誰都能夠成為水鬼,死後必須是戾氣難消,以及死前的先天體質,和身亡時的時辰,都有講究說法,三者兼備,僥幸得以魂魄凝聚不散,才有被大水府邸收納為丫鬟的可能性,其中又有水鬼受那罡風摧殘,不斷煙消雲散。
  比如那多在金秋時節吹拂的拍魂風和吹魄風,五行之中金主殺,兩股風壹在白天,壹在黑夜,輪流飄蕩,是鬼魅的天敵之壹,俗世所謂的“魂飛魄散”,這是來源之壹,兩風壹般只對陰物產生威脅,但若是活人極其體弱、福澤纖薄,也有可能被此風傷及。
  再有所謂的秋後問斬,朝廷官府壹般都在秋天行刑,即是此理,為的就是防止厲鬼橫生。
  除此之外,凡俗夫子聽過就算的壹陣陣春雷聲,對邪穢陰物而言,當真好似催命鼓,更是壹道道難熬的關口。
  由此可見,若說做人不易,做鬼好像同樣不算容易。
  四位大水府邸的心腹大將之外,便都是登門恭賀的客人了。
  青袍男子最順眼的人物,當然是那個如今大名鼎鼎的文豪,當年不過是個不小心失足跌水的窮酸秀才。可惜此人實在不是做官的料,哪怕有他這尊水神老爺扶持幫襯,依然只做到了六品言官,就混不下去,最後幹脆對外宣稱辭官歸隱,在黃庭國北方的賀州山野之中,建造了壹棟豪華府邸,當起了逍遙自在的山林宰相,辭官後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已經被譽為黃庭國北方士林的斯文宗主,壹直為寒食江水神鼓吹造勢,僅是關於寒食江的詩詞,就多達二十多首,每隔兩三年就會邀請大量文人騷客,在寒食江上舉辦詩會,壹擲千金,美酒佳肴,花魁美婢,極盡士人風流。
  至於文豪之子在黃庭國廟堂壹路高升,根骨平平的孫子,成為修行之人,沒人願意深究,或者說也沒這個膽子去刨根問底。
  這位自號黃老道人的文壇宗主,此時正在跟別駕大人相談甚歡,笑聲爽朗。
  別駕,是壹州名義上的三把手,頭把交椅當然是刺史,然後是駐守當地、手握兵權的將軍。黃庭國武將勢弱,廟堂上文重武輕,所以別駕的官威,往往淩駕於壹州將軍之上,別駕的存在意義,更多還是皇帝用來掣肘和制衡刺史。
  此時,所有人下意識停下言語聲,轉頭望向門口方向,只見兩頰生有兩縷長須的披甲男子,大踏步走入堂內,抱拳大笑道:“回稟老爺,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散修已死,腦袋給我親自擰斷了,絕無意外。”
  青袍男子先瞥了眼堂下壹名白發老人的神色,發現腰插短戟的魁梧男子欲言又止,便笑道:“有屁就放。”
  此人正是通過老水井去往秋蘆客棧的男子,本尊是壹尾赤色鯉魚,他咧咧嘴,樂呵道:“那年輕散修死前,抖摟了好些個醜聞,有老爺妳的,還有壹些郡城裏大門大戶的,當然更多還是那姓魏的郡守,難聽得很,祖宗十八代都給來來回回罵了好幾遍,如果不是我出手快,恐怕那姓魏的家夥,小時候是不是尿過褲子的事情,都要給這家夥說出來了,不出意外,明天郡城裏頭就會滿城風雨,全是魏郡守的笑話。”
  青袍男子明顯有些驚奇,“哦?”
  魁梧鯉精正要說話,青袍男子擺擺手,示意他趕緊回到座位,不要廢話,前者只得乖乖落座,看了眼那名文士模樣的男子,後者微笑點頭,示意稍安勿躁,魁梧漢子這才放開手腳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聽到散修暴斃於郡城內的消息,場中有壹位滿臉病容的年輕人,立即掩藏不住自己的開懷笑意,頻頻倒酒痛飲。
  郡城內,魏姓郡守的意誌消沈,年輕散修的死無全屍。
  大水府邸內的主賓盡歡。
  對比鮮明。
  青袍男子猛然擡起頭,望向門口,這位寒食江正神,眼神陰沈。
  有壹位玉樹臨風的白衣少年,悄無聲息地站在了門外,正在伸手拍打袖子,彈去壹些水珠,最後少年壹步跨過高大門檻,左右張望,嬉皮笑臉道:“人不人鬼不鬼神不神,奇怪奇怪真奇怪。”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