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91章 利字當先多方從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賣栗子,有買栗子的沒?新下來的栗子……”
  李隆基的車子到春明門的時候,旁邊傳來叫賣栗子的聲音。
  他拉開簾子,透過玻璃窗向外看,壹個頭發花白的人挑著壹擔栗子在那裏蹲著賣。
  有人過去看,說了幾句話,搖搖頭又走了。
  李隆基聽話那人說的話‘在妳這買,不如多花壹倍的價去買炒好的栗子,妳賣得貴。’
  只看了兩眼,聽了壹句,車子已經進城門洞,進去路北面就是興慶宮。
  “去問問那人為何栗子貴。”李隆基吩咐,趕車的人就知道如何處理,直接進興慶宮。
  李隆基下車,立即有人上來給打上華蓋傘,外面的小雨還下著。
  李隆基擺壹下手,從車中取出來壹把大傘撐開,不站在華蓋之下。
  打華蓋的人露出感激的神情,挪壹挪,自己在傘下站好位置。
  沒用多長時間,打聽的人回來。
  “陛下,他說他從富平縣過來,不願廉價賣給收貨的商行,才挑著擔子賣。
  他覺得糖炒的那個價錢高,他低壹半就可以,結果賣不出去。
  他想去學,擔子沒地方放,怕挑著擔子學被少年們打。”
  “去告訴他,少年們不會打他,學。”李隆基聽了,沒指責挑擔子賣栗子的人貪心。
  說著話,他順手把手上的傘給對方,自己轉身回車中。
  打聽消息的人舉著傘,激動得手臂不停地顫抖。
  對他來說,這不是壹把傘,是陛下關心。
  他不知道,他的陛下李隆基這套都是跟李易所學。
  李易對莊子的人平時可好了,犯錯誤的規矩在那擺著,同時在收拾人的時候又心狠手辣。
  尤其是殺四十七個人的事情,親自動手。
  “三郎,少年們不會打他?”王皇後在車中聽到了。
  “不會,不僅不會打,還會教他。少年宋小東的事情,我派人查了。
  他答應賺錢後帶著縣裏的其他人壹起賺錢,結果第壹天出來賣,已先跟其他人說好買編織的筐。
  回去後,他把筐錢給了,還高價收栗子,縣裏的人去摘了栗子賣給他。”
  李隆基說出情況,凡是和李易接觸的人,他都派人盯著。
  “是個好孩子,懂分寸。不然叫叔叔知道了,說不定會出手。”王皇後放下心。
  “往後的栗子值錢了,都糖炒,采栗子的人必然會提高價錢。”李隆基目光深邃。
  “那怎麽辦?京兆府的百姓吃栗子就貴。”王皇後又為百姓著想。
  “別處的商人發現長安的栗子好賣,用船運過來,尤其是河南府那壹帶,栗子多。”
  李隆基現在對市場經濟熟悉了,甚至知道河南河北的栗子多。
  等李隆基回到宮裏時,挑擔子賣栗子的人已經站在東市看宋小東他們炒栗子。
  “張老伯,這個妳要練,剛開始的時候炒不均勻,總是會糊,先拿生的炒幾天……”
  宋小東對挑擔子的‘老頭’講解怎麽炒,老頭仔細地聽著,決定回去找人壹起來賣,到西市。
  老頭甚至準備聽完,把挑的栗子送給宋小東他們,當作學徒錢。
  這可是本事,不但讓看,還耐心教,甚至讓上手炒兩下。
  宮裏,姚崇等人也在學本事,卻沒有想給壹個栗子的打算。
  他們被李隆基說的積分和地方科舉選拔額外名額的事情給說傻眼了。
  三個宰相的腦海中出現了無數鬥爭的場面,寒門與商人鬥、世家與商人鬥、世家與家族鬥、家族與寒門鬥……
  然後朝堂上也鬥,各自為了自己的想法和背後的利益。
  最後的決定權……在陛下手中,不信看看禁苑裏的羽林飛騎。
  “陛下,臣聽聞妳是去問打不打吐蕃的事情。”姚崇耳鳴了,怎麽出了個這麽大的事情。
  “問了,不打,明年再說。”李隆基把這個問題給回答了,大家放心,今年若無其他事情,不增加財政預算。
  “陛下,此事不急,兌換券未普及,商稅難收,可待往後。”盧懷慎給出壹個理由。
  “捐的不耽誤。”李隆基說出另壹個收錢的手段,捐。
  他跟著說:“快些定下來,正好今年分夠了,可以上長安,明年開春考試。”
  他想看看,有多少人願意出錢買壹個地方的名額。
  “臣明白了。”張說聰明,再說也沒用。
  陛下等著看錢呢,壹下子會有不少錢。
  他也相信,江南和蜀地等繁華之處,地方給提供名額,壹定有許多人願意買。
  今年不買,明年政策變了呢?趁著機會,趕緊把差不多的、又沒拿到進長安名額的人送上來。
  耽誤壹年,仕途就晚壹年。
  若耽誤了兩年,多少錢財能換?
  “臣以為可。”姚崇不想觸犯李隆基,因為現在他的地位不是很穩固,河那裏還有個外相呢。
  “臣附議。”盧懷慎更不掙紮,跟他有什麽關系?
  他有家族,工資都給了,還要怎樣?
  此事就定下來了,之後要研究的是拿多少錢換多少分,起個啥名字。
  順便各自去聯系別的官員,先商議好了,等大朝會的時候通過。
  不能到了大朝會上再討論和爭鬥,陛下會生氣。
  翌日,報紙上出現了新的廣告,李家莊子大量收購秋菊,價格高。
  百姓們高興了,李家莊子總是給人錢,從去年開始就收這收那,可幫了大忙嘍!
  藍田縣,長孫昕在吃早飯、看報紙。
  “他要收菊花,是不是我等搶著收,定然有錢賺。
  我想不通,哪壹次李家莊子都賺錢,百姓偏偏認為他是好人。
  看看茶葉和蒿子,他拿過去了,轉手賣那麽貴,低買高賣呀。”
  長孫昕現在的名聲好了,卻依舊沒忘記李易坑他的事情,不,是他坑李易被反坑的事情。
  “東家,不可呀,我等收了無用,反而得罪人,真想收,可派人去問價。
  若有利可圖,我等去其他地方大量收購,再賣給李家莊子。
  報紙目前只在京兆府流傳及時,送到其他地方的要晚,我等搶在前面。”
  幕僚羅歐丞給出壹個辦法,不與其爭,而用其利。
  別處的菊花不值錢,李家莊子給得多。
  派人去其他地方大量收購,運回來賣掉,賺中間的差價,扣除運費和人工。
  “豈不是幫他賺錢?”長孫昕心裏不舒服。
  “是他幫咱們賺錢。”第二個幕僚羅歐桁換了個角度來說。
  羅歐炘緊跟著:“要快,不然別的商人發現了,他們會去收。”
  “東家,我願意親自去外面壹地。”羅歐駿更幹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