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71章 技術紅利資本謀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4

  “我這呢,在我這呢!我家東主呆在六詔無聊,抽空兒寫出來計劃書。”
  零三三跑到畢構身邊,腦袋上的屏幕上出現三個大字:計劃書。
  畢構伸指頭在三個字上點點,楞了壹楞,又點點。
  “點啥呢?”小機器人問。
  “內容啊!”畢構十分自然地回答。
  “內容?我家東主寫計劃書,這不就是計劃書嘛!”
  小機器人屏幕上換成不解的大眼睛表情,又變回計劃書三個字。
  “妳敢戲弄老夫!”畢構怒了,指頭在屏幕上使勁點,剛要咆哮,計劃書變了,變成了目錄。
  目錄寫:手工竹編、手工木雕、手工陶瓷件、機械輔助制作……
  目錄隨指頭滑動出現壹大堆內容,點開壹個,裏面開始介紹。
  “手編的帽子,大家壹直在編,鬥笠嘛!何來額外增加工錢的說法?”
  畢構挑出個毛病,用妳教?百姓自己會。
  蓑衣、鬥笠,大部分百姓自己慢慢制作,等著下雨、下雪時穿,少部分去買。
  妳並不曾幫百姓在此基礎上獲得更多的錢財,解放勞動力沒用。
  “編織的方法和樣式不同,供人選擇的種類多,手巧的人自己會編,我專門給出來幾十種。”
  李易放下啤酒,拿起紙斤擦擦嘴。
  “是用起來更方便?”畢構仔細看看,確實有介紹。
  “不,是賣的時候價錢更貴,出口。”
  李易搖頭,遮陽的帽子功能相同。
  “別人有錢買才會買,沒錢怎麽買?賣到外面,人家當地人自己不會編?”
  畢構跟著搖頭,妳這個不行,想得過於簡單了。
  “便宜,咱們大唐人編壹頂帽子用半個小時,外面的人用壹天,他們只需要半天時間的收入就能買壹頂大唐的帽子。”
  李易說完繼續吃,等吃飽了去睡覺。
  “為何我們幹活快,別人幹活……”
  “妳往下看,我家東主給出了更好的輔助設備,以及工序安排,編壹頂帽子不是壹個人的事情,大家分工。”
  小機器人接過話,別總打擾我家東主吃串兒。
  畢構不說話,繼續用指頭滑動屏幕。
  大屏幕上顯示出內容,凡擁有小機器人的人,可以自己在小機器人屏幕上看自己想看的。
  有皮革制作的,做鞋和靴子等東西,尤其是涼鞋。
  縫的時候有手搖或腳踏的粗針縫紉機,切割的時候有特殊形狀和大小不同的尺子,刀順著尺子切就行,不怕切錯。
  以村子或幾個鄰居為壹個,朝廷給配備工具,屬於小手工作坊。
  節省材料,皮革不同的形狀與大小,切割完,剩下的邊角料也有處理的方法。
  硝制皮革的藥水統壹購買,重復使用。
  紡織的設備都是幾十個上百個錠,染布亦集中染,所用的蠟染後的蠟可回收。
  套版染時刮蠟的工具壹大堆,單獨壹個人配備不起。
  壹件同樣的衣服,從織布到成衣,壹個人需要至少二十天什麽都不幹,就只做衣服,壹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才能完成。
  換到李易給的方法,十個人制作那壹件衣服平均二十分鐘,壹天工作八個小時,四十八件,二十天九百六十件,平均壹人九十六件。
  這便是設備技術優勢與工序科學安排的效率,包括邊角料的處理節約。
  再加上印染,壹個人不但工時多,所消浪費掉的材料更多。
  把大唐的東西出口加價賣給別人,別人覺得劃算,他們多余出來的時間能夠賺到幾件這樣的衣服。
  “外面的人有時間了幹什麽?”
  宋璟壹想,這豈不是幫助別人?
  “種地,生產我們需要的原材料,挖礦什麽的都行。
  每壹次貿易,我們從中就得到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潤。
  比如養羊剪羊毛,我們有脫脂技術,提取出來羊毛脂我們制作護膚品,再賣給他們,價錢可就高了。
  他們不會,都是我的技術,給大唐百姓了,分文不取。”
  李易最後不忘了攻訐壹下畢構,看吧!我損失大了。
  “這就是技術帶來的貿易順差。”畢構忽視掉技術使用費用問題。
  “唉!”好幾個大臣壹同嘆氣,感覺到累,包括當下的宰輔和團兒裏的。
  他們發現節奏太快,自己光是去了解和學習就忙不過來。
  再看李易,整天似乎沒什麽事情,更多的時候呆在教室和醫院。
  今次去六詔之地耽誤時間久了,卻把六詔拿下。
  “這個熟烤雞頭好,公雞的雞頭,有大冠子,提前鹵好的,稍微加熱壹下,吃著肉多。”
  李易放下簽子,抓起個雞頭,熟烤。
  裏面有雞腦子,雞冠子也肉肉的,養時間太久的不能吃,除非先檢測重金屬合格。
  實際上三五年的公雞,正常人家宰了吃,吃不出什麽問題。
  除非特殊的地區,重金屬礦多,雞又散養,壹養養八年,這個時候重金屬積累的就多了。
  “對對,公雞頭好吃,我就愛吃。”
  永穆公主在旁邊也吃著,她吃的是紅燒鵪鶉,跟雞不存在直接關系。
  大唐專門試驗的地點在大量養殖鵪鶉,養它的性價比高過養其他家禽。
  生長周期短,產蛋量高,食物和肉蛋轉化率高。
  “聽說莊子外面的百姓攤子有做煎餅果子的買鵪鶉蛋給別人放,生意不錯呢。”
  小蘭跟著啃紅燒鵪鶉,說起件事情。
  李易停下動作:“別人傻?不砸他的攤子?”
  李易知道現在賣煎餅果子的人選雞蛋都刻意選大的賣,不像他那時找小的,反正壹個多少錢。
  大唐人妳那麽糊弄,別人不買了,指著妳罵。
  有的品種的雞下蛋就小,有的剛下蛋,叫開襠的也小。
  大家都不選,小油條的也不行,必須大油條。
  “鵪鶉蛋價格便宜,同樣壹斤,比雞蛋賤。他家買鵪鶉蛋,放的數量多,整體上高過壹個雞蛋。
  他家還用小油條,放壹堆,加起來保證多過壹根大油條的量。
  並且加壹些拌的幹豆腐絲或炒豆芽,雇人在幾處賣,擺出來十六個攤子,莊子這邊有壹個。”
  宋德在旁邊告訴李易情況,人家會做買賣。
  別人是自己賣,他家不負責賣,只雇人、買設備。
  大批量進貨的時候成本低,別人壹個攤子壹天平均賺五十錢。
  他的壹攤子壹天平均壹天賺七十錢,他扣掉材料和工錢,壹個攤子賺二十錢。
  他十六個攤子,什麽都不用幹,壹天三百二十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