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四章 玄武門銷丹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5

  長安城外。
  在折沖府精銳的護送下,數百名內衛押著兇犯和罪證回歸。
  李彥看著那些丹爐器具、尚未流入市場的雲丹以及囚車裏面的犯人,十分滿意。
  而推在最前面的壹個犯人,吸引了他的註意力:“那就是竇德成的心腹,豪奴郝大?”
  也不大,反倒長得矮矮胖胖,面相還有幾分富態。
  別說,倒有些像壹將功成萬骨枯。
  此時渾身帶血,眼神依舊兇惡桀驁,沈默不言,顯然知道必死無疑。
  狄仁傑策馬跟在邊上:“六郎,此賊兇悍,見勢不妙,就想在坊內放火,制造混亂,好在彭武衛出手將其生擒!”
  李彥點頭:“妳們都立下了大功,郝大等人的所在處,是竇靜提供的?”
  狄仁傑道:“竇機宜是想將功折罪。”
  李彥搖頭:“別的事情都可商量,售賣毒丹,罪大惡極,遺禍無窮,絕不能網開壹面!”
  狄仁傑點頭:“確實如此,我當時也沒有答應他,壹步踏錯,萬劫不復啊……”
  竇靜現在還未免職,不過下場自不必說。
  他原本與此事無關,但後來竇德成為了脫身,把這個兒子拉進了販毒交易裏,就是帶他走上了不歸之路。
  不僅是竇德成竇靜父子,他們這壹脈全部完了。
  最輕也是壹個發配嶺南,生不如死的下場。
  李彥又問道:“賬簿呢?”
  狄仁傑道:“賬簿已經當眾封存,就在那個箱子內。”
  李彥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
  就見賬簿旁邊,豆盧欽望等五名機宜使守護著,眼神都很警惕,就怕別人去翻看那箱內之物。
  李彥道:“處理的不錯。”
  他原本準備用賬簿拿下竇德成,後來有了明崇儼的投效。
  壹批新的丹藥假意流入市場,就令大毒梟構建起來的毒品人脈煙消雲散,直接遭到反噬。
  但如此壹來,這些賬簿也成了燙手之物。
  因為上面全部是服藥之人的黑歷史。
  那些服藥成癮的人,接下來沒了雲丹可服用,要麽戒去毒癮,要麽痛苦死去。
  不過丹藥的形式還不比鴉片,毒性更烈,再加上這些服藥之人大部分都是年老的病人,身體本來就差,想要戒毒,幾乎不現實。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死定了,如果賬簿暴露出去,還得晚節不保,那家人不得拼命。
  所以狄仁傑的處理最好,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封了,交給聖人。
  讓李治處置吧!
  很快,長長隊伍到了大明宮的青霄門口,但安元壽露面,派出禁軍接替折沖府護送,將他們帶到了玄武門。
  名字雖然壹樣,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是太極宮的玄武門,這裏是大明宮,不是壹個地方。
  不過歷史上,此處也發生了景龍政變和唐隆政變。
  前者是李顯的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父子,壹路殺入宮中。
  後者就是李隆基帶禁軍,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的那壹場。
  而這壹回,進入甕城後,眾人卻發現城墻上面,居然立著羽葆傘幢。
  帝後聖駕玄武門,親自來了。
  眾人紛紛行禮:“拜見陛下,皇後!”
  內侍下來:“陛下宣李機宜上去。”
  李彥上了墻頭,來到李治和武後面前。
  說來也有趣,他還是第壹次近距離看到李治長什麽樣。
  以前都是隔著帷幄,只能看到人影,朝會時站得靠後,又不能殿前失儀。
  此時見了,也就是壹個中年男人,頭發略顯稀疏,十分老態。
  武後比李治大四歲,今年都四十七了,反倒看上去像是四十不到。
  李治才四十三,看上去卻有五十以上,權謀再厲害,活不過妻子也是白搭。
  不過這位聖人的面容雖然蒼老,精神還好,開口道:“元芳,毒丹全在此處了?”
  李彥知道他是有意與五雲丹區分開來,點頭道:“還有內衛的壹千多盒毒丹。”
  李治恨聲:“聚集銷毀,此等害人之物,不可留下!”
  李彥立刻道:“是!”
  雲丹控制朝臣,是對皇權的有力沖擊,李治見此物將毀,舒了壹口氣,又看向郝大等壹眾販毒人員,冷聲道:“統統處以極刑,夷三族!”
  唐朝的刑法其實沒有後世想象的那麽重,哪怕是十惡不赦中的謀反,也只是正犯斬首,正犯的父親和兒子絞死,三族之內的親屬沒收財產,統統流放。
  當然皇帝可以對刑法隨意增減,從隋文帝楊堅開始,基本就沒按照刑律上面來,猜忌心重的楊堅,當朝打死大臣的例子都很多。
  楊廣就不說了,李淵極重私情,喜歡的臣子犯再重的罪,只要不是謀反,都能加以赦免,也是視刑律於無物。
  相比起來,近五任皇帝,李世民是最好的,李治這樣都能排第二。
  當然,他們對於刑律的踐踏,統統加起來,都不如後面武則天開啟的酷吏時代……
  現在李治對於這些販毒人員的處置,比起不赦之罪都要重了,顯然是要用極刑來加以威懾。
  天子壹言,人口滾滾,李治處理完丹藥和犯人,最後有意無意的問道:“賬簿呢?”
  李彥道:“也在證物之中,那壹車就是賬簿所在。”
  李治眼神不好,看不清楚,武後則早就註意到圍著車子站立的豆盧欽望等人,低聲說了幾句。
  李治目光閃動:“賬簿有幾人見過了?”
  李彥道:“並無什麽人看過,但從賬目名冊上,可以確定,是毒丹的買賣往來。”
  李治稍稍沈默,然後道:“那不用打開了,就地焚毀吧!”
  留在手中,可以作為威懾。
  壹把火燒了,則是安撫士族。
  換成以往,李治很可能留下,畢竟這事不是他做的,把柄不留白不留,誰讓妳們聽信竇賊。
  但思及那個謠言,萬壹高門士族心中不忿,也暗暗推動,鬧到最後,就是兩敗俱傷了。
  因此李治斷然將賬簿焚毀,此事揭過,不再多提。
  果不其然,豆盧欽望等人收到命令後,大喜過望,齊齊拜下,異口同聲的高呼道:“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他們執行的速度很快,打開箱子,將賬簿取出,略略壹翻,確定無誤後,火把就丟了上去。
  在黑煙下,家人吸毒的黑歷史,隨之煙消雲散。
  與此同時,得到命令的內衛,將皇城內的雲丹也都搬了過來,在中間高高堆起。
  李彥見眾人也想這樣燒,趕忙道:“陛下,直接燒恐怕煙氣生毒,還是將毒丹放入丹爐內熔煉……”
  他想到了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很多人以為銷煙就是用燒的,其實並不是。
  因為如果將煙土拌著桐油焚毀,不僅產生的煙氣有毒,膏余還會滲入地中。
  等到官兵走後,那些瘋狂的癮君子,肯定會來挖掘當地的泥土,從土中再提取出十之二三的鴉片。
  於是乎,林則徐用的是“海水浸化法”。
  在海邊弄個大池子,池底鋪石,四周釘板,防止鴉片滲漏,再挖壹水溝。
  將鹽水從水溝倒進池中,再把鴉片割成四瓣,放進去泡浸壹段時間,然後投入石灰。
  石灰遇水便沸,煙土就溶解了。
  整個過程,士兵站在池子邊,需要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務必讓鴉片完全溶入水中。
  由於是在海邊,等到退潮時,把池水送入大洋,用清水洗刷池底,就能做到不留涓滴。
  長安不在海邊,沒有那個條件,這些丹藥也不能隨意倒入水中。
  好在相比起清末那海量的鴉片,這裏的數量太少了,又是丹藥形式,銷毀起來辦法其實很多。
  李彥是謹慎起見,李治聽了也不敢怠慢,立刻道:“去將明崇儼喚來,親自開爐,焚毀丹藥!”
  半個時辰未到,明崇儼就趕了過來。
  內衛取出雲丹,清點數目,望著壹枚枚丹藥,被明崇儼親手投入丹爐內,不少人目光閃動。
  他們不太想丹藥全部銷毀,家中人依舊渴求。
  但想到那種無止盡的服丹,得不到就發狂哀嚎的淒厲……
  他們又希望這些丹藥再也不要出現了。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豆盧欽望閉上了眼睛。
  這樣也好……這樣很好……
  與此同時,丘神績審問出來的供詞也到了。
  “如此才對!”
  李治和武後各自看了壹遍。
  他們都是極聰明的人,幾份供述壹對應,就知道最後的這版,確實是真相了。
  如果這個真相最初揭露,李治的憤怒會集中到竇德成壹人身上。
  因為事後就他壹人賣丹藥,妄圖利用此藥,編織勢力,擴大影響。
  至於其他兩位的罪行,並不重要,哪怕涉及到村民身亡,如何判處,還看政治安排。
  但現在揭曉,竇德成、李思沖、崔守業,都是必殺之!
  因為雲丹流入長安,他們三人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換個角度看,處置天差地別。
  李治直接定性:“草菅人命,喪心病狂,必須嚴懲,以儆效尤!令大理寺、禦史臺、刑部,三司會審,將案情公示天下!”
  這就是要將三位主犯的惡名徹底公開。
  壹位外戚子弟,壹位宰相嫡子,壹位刑部侍郎!
  統統處決!
  眾人紛紛高呼聖明,明崇儼眼眶微紅,強忍住心中翻騰的情緒。
  師父,妳的大仇,終於徹底報了!
  其實還不算徹底。
  李治想了想,唇角溢出壹絲冷意,突然道:“且慢銷毀毒丹,讓李侍郎前來見證!”
  眾人壹楞,心生寒意。
  宰相李敬玄,要倒臺了?
  李彥則暗暗豎起大拇指。
  江南血案真相大白,李思沖罪名確鑿,即將伏法,還有包庇罪名的崔守業。
  想想崔守業是為了誰,才包庇李思沖的?
  這個時候,命李敬玄來玄武門,觀看銷毀雲丹!
  殺人還要誅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