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0章 當仁不讓
逍遙初唐(大唐技師) by 揚鑣
2020-12-10 21:47
“朕還是不能答應妳!”李世民咬咬牙,道:“朕方才看著妳寫的文章,便是朕右手的這壹份卷子,說實話,相比左手的這壹份卷子,朕實在更中意妳的,但因朕看了妳的卷子,為避嫌,朕不能點妳為狀元。李牧,朕現在能夠明了,妳改名參加科舉的原因了,只能當是朕對不起妳了,這制科的狀元,朕要點給馬……”
“周”字還沒說出口,李牧打斷道:“陛下,您的這個理由,請恕臣不能接受。陛下您也說了,您本心是更中意臣的文章,既然您覺得臣的文章好,就應該點臣為狀元,若非如此,豈不是對臣非常不公平?”
李世民慚愧不已,道:“是朕的錯,朕認!但若點妳為狀元,如何能堵住天下士子悠悠之口?朕與妳,都面對不了天下士人!”
李牧大笑了起來,道:“陛下,請恕臣直言,您是天子,您是皇帝。皇帝者,乾綱獨斷,聖明天子,更應如此。豈能畏懼人言耶?臣做事,從來不在乎別人說什麽,這個說的對,那個也說的對,到底誰說的對?臣不在乎別人覺得對或者不對,臣只在乎自己認為對或者不對。若因為他人之言論,便動搖了自己的意誌,李牧還是李牧麽?”
當著這麽多人的面,被李牧數次反駁,李世民有些惱火了,道:“李牧,妳說這些話,無非就是想做狀元而已!朕知妳有狀元之才,在場諸學子都不及妳,但妳如此好大喜功,恃才傲物,朕也不能遂妳心願,這狀元,朕偏不給妳又如何?”
“……”
這人要是不講理起來,還就真沒道理可講,尤其是皇帝要是鉆了牛角尖,誰能把他怎麽樣?
硬說是不行了,李牧琢磨了壹下,換了壹個套路,他瞥了魏征壹眼,道:“陛下,臣不敢說陛下對錯,但臣不能服氣,請陛下允許臣請出以為剛直不阿之人,為臣主持公道,如果他也說臣沒有資格閱卷,那臣就認了,若他說臣有資格閱卷,請陛下也暫息雷霆之怒,給他壹個面子。”
李世民笑了壹聲,道:“朕知道,妳肯定是想找太上皇為妳做主,死了這條心吧,朕不答應。”
“不是太上皇……”李牧正色道:“臣想請魏征主持公道。”
什麽?
所有人聽到這話都懵了,請魏征主持公道?妳跟魏征的那點事兒,長安城三歲小兒都清清楚楚,而且妳倆還打了賭,讓他主持公道,跟放棄有啥區別,難不成放棄也得找個臺階下麽?
李世民已經無語了,他看向魏征,道:“既然李牧說要主持公道,魏愛卿,妳就說句話吧?”
魏征神色復雜地看了李牧壹眼,上前壹步,道:“陛下,臣、臣以為逐鹿侯有資格閱卷。”
???
眾人的腦袋上頭,齊刷刷冒出了三個問號,魏征是吃錯藥了吧?他不知道李牧想幹什麽?看這小子的架勢,他頭壹個就得去自己的卷子上畫壹個圈,這樣他就十個圈兒,而馬周只有九個,他就是狀元了!
這也意味著,李牧雙狀元達成,妳魏征就得拜他為師了!
還是說,魏征就有這個癖好,就想拜李牧為師?
不能吧,好歹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壹點兒臉也不想要了?
李世民氣得說不出話來,但心裏也松了口氣,至少魏征說話了,他不用擔這個責任,李牧把自己點成狀元,士子們有氣,也是去找魏征撒,作為皇帝,他攔著了,沒攔住不能怪罪吧?
“好,魏愛卿都這麽說了,朕也認。李牧,妳閱卷吧!”李世民加重了語氣,道:“自重啊!”
“欸,臣知道了。”
李牧接過高公公端過來的朱砂毛筆,拿過試卷,翻了壹下找到自己的那張,直接在上頭畫了壹個圈,然後便把筆放下了,起身施禮,道:“陛下,臣看完了。”
眾人差點暈厥,李世民有氣無力道:“李牧,朕剛跟妳說什麽了?自重自重自重啊!就算妳再想贏,就算妳再想當狀元,妳能不能記著自己是從三品的軍侯,內務府的總管大臣?要點體面行不行,朕真是、真是要給妳氣死了!妳這樣做,朕都臉上無光!”
“陛下!請聽臣壹言。”
李牧正色道:“陛下,臣剛剛已經說過,臣認為,舉賢應不避親仇。臣剛才也是這麽做的,臣是賢才,在場諸位考生皆不如臣,這壹點,不管服氣不服氣,所有人心裏都是有數的。陛下心裏也有數,只是礙於人言,不能點臣做狀元。臣不能認可,而魏公心裏也明白,臣有這個資格,所以他才幫了臣,這也證明了魏公的人品,確實是剛直不阿,臣也是十分的佩服,這個徒弟,我收了倒是沒有什麽丟臉的。”
眾人心裏頭這個氣呀,魏征成名何其早,隋末就是各方招攬的名士了,做妳的徒弟,妳還怕丟臉?臉咋那麽大呢?
“陛下,臣請問陛下,制科狀元,能點臣了麽?”
李世民還能說什麽,道:“給妳,給妳行了吧?點李牧為制科狀元,馬周為榜眼,第三名是誰了?高幹,瞅瞅是誰,朕都氣糊塗了,沒看。”
高公公在卷子裏頭翻找了壹會兒,找到了壹個八圈兒的卷子,念了第壹句,站起來壹個少年,正是秦懷道。比對了缺口之後,確認無誤,榜眼是他。
“秦懷道為榜眼,就這麽定了,傳旨,賜宴!”
李世民已經被氣瘋了,壹刻也不想多待,起身便要走。
“等等!”李牧又出聲,李世民扭過頭來,恨恨道:“妳還要說什麽?難不成,朕還得給妳做個見證,讓魏愛卿當眾拜妳為師麽?”
“非也!”李牧笑道:“陛下您是知道臣的,臣是個淡薄名利,視金錢如糞土之人,跟魏公打賭,也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他這麽老了,必然愚鈍不堪,就算我想教他,也教不會了。再者說,我與他的女兒是好朋友,我怎麽能收好朋友的爹做徒弟呢?輩分也是問題啊。臣早就跟陛下說過,臣考科舉,是為了證明實力,當不當狀元,臣無所謂的。陛下曾說過,若臣真的了雙狀元,就允許臣把狀元讓出去,不知可還算數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