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歷史軍事

“父親!!!”
五更天、漆黑的月空下,秋日紫禁城中、壹聲悲戚的喊聲出現,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貶實保

家兄朱由校 by 北城二千

2023-11-19 16:15

  “巡撫,都清理幹凈了,沒壹個逃走的,成都壹府士紳皆沒於此。”
  壹盞茶的時間能幹嘛?孫傳庭用行動告訴了周幕僚和吳有性。
  壹盞茶的時間,成都壹府的士紳全數被殺,他們牽扯的四百多萬畝軍屯田,還有數百萬畝民田都成了無主之物,任由孫傳庭分配。
  壹具具屍體被拖走,吳有性仿佛失了力氣般,單手扶著桌子,坐在椅子上。
  孫傳庭用毛巾擦了擦臉上的血跡,輕描淡寫的開口道:
  “按照侵吞軍屯田的罪名上奏,把他們盡數抄家,統計田畝,匯總文冊。”
  “是……”周幕僚應下,隨後轉身便去處理事情去了。
  壹名士卒將染血的飯菜撤走,擦了擦桌子後,重新擺上了壹份簡單的韭菜雞蛋,還有壹碗米飯。
  壹菜壹飯,這是孫傳庭進入四川以來吃得最香的壹頓。
  吳有性看著平靜吃飯的他,忍不住說道:
  “這事情被捅上去,殿下安排妳去經略西北的事情算是沒了。”
  “妳這巡撫和布政使、總督的官職估計也不復存在。”
  “我不殺他們,城外的十幾萬災民和川東的上百萬災民也會殺他們。”孫傳庭壹邊吃飯,壹邊平淡開口。
  “殺了他們,四川的百萬災民還有活路。”
  “罪名我來擔,即日起我卸去布政使、巡撫、總督官職。”
  “唉……”聽著孫傳庭的話,吳有性深深嘆了壹口氣。
  這壹口氣嘆出的不久後,壹隊塘騎便連夜向著北京而去。
  當事情傳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五天以後了。
  孫傳庭的狠辣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包括朱由檢。
  擅殺壹府士紳,雖然孫傳庭手裏有尚方劍,但他能幹出這種事情也超過了朱由校的預料。
  朱由校原本以為他就是殺幾個官,了不起把劉余佑和潘士良給殺了,但他沒想到孫傳庭沒選擇殺官,而是選擇把士紳給宰了。
  事情鬧到這種程度,齊王府和內閣、皇帝的簡單議事是不可能平息這案子了。
  壹場朝會突然召開,朝中五品以上官員全數趕赴皇極門,這種臨時朝議是不可能在皇極殿的,所有人都來得十分匆忙。
  朱由檢穿著緋色的親王常服,什麽東西都沒帶就趕了過來。
  百官等著他帶頭上朝,但現場的氣氛卻十分詭異。
  大明朝由什麽構成……
  簡單的來說是皇權,臣權,兵權構成的,但如果仔細追究,實際上是士紳構成。
  封建王朝的本質是掠奪生產資料,皇帝便是最大的壹個士紳,掠奪最狠的壹個士紳。
  不同的是,士紳只需要對自己和家族負責,而皇帝需要對王朝負責。
  這個負責的範圍很寬,可以寬到上萬萬百姓,也可以窄到廟堂之上的上百人。
  殺士紳,這是只有流寇和反民才能做的事情,哪怕是朱由檢都需要找借口才能做,而且做完還得擦好幾年的屁股。
  現在孫傳庭做了,不僅做了,他做的還很絕。
  殺成都士紳的事情,可大可小,有理也無理。
  往小了說,這只是地方單獨壹例的表現。
  往大了說,這開啟了壹個很不好的頭,會讓全國士紳人人自危。
  有理在於,成都府士紳確實幹了全天下士紳都不敢幹的事情,那就是他們侵吞了朱由檢好不容易收回的軍屯田,按道理該殺。
  無理在於,成都府的士紳最少需要三司會審過後才決定殺不殺,而孫傳庭眼下是調動西軍拱衛營就把人給殺了。
  這是不是代表,只要有兵權,就可以隨意的殺士紳?
  如果是這樣,那大明朝是不是要重演五代十國的亂局?
  本來朱由檢借助兵權來重振皇權,就已經讓軍隊尾大不斷了。
  眼下沒有爆發什麽以武淩文的事情,是因為滿桂、孫應元、戚金、秦邦屏他們識趣且忠心,加上文臣也懂得夾起尾巴做人才形成的局面。
  總之不管怎麽說,孫傳庭做的這件事情,無疑對大明如何在新的局面下對待士紳,起了壹個開頭的作用。
  消息和處理傳開後,所有士紳都會觀望。
  朝廷要是覺得孫傳庭做的對,那可以,武將會壹下子淩駕在文臣之上,士紳只需要拉攏武將就足夠。
  這麽壹來,壹旦有武將想要造反,那他們和士紳聯系密切之後,他們就可以不用在意後勤問題了。
  反過來,朝廷要是覺得孫傳庭做得不對,那也會激發武將對於文臣的不滿。
  本來武將就被文臣壓制了數百年,現在壹看孫傳庭做的事情,壹些武將日後受了氣,拔刀就要把文臣士紳砍於馬下。
  說白了、這件事情的處理結果值得所有人關註。
  “靜——”
  當鴻臚寺卿在皇極門唱禮,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唱——”
  “噔……”
  “萬歲萬歲萬萬歲……”
  唱禮聲響起,隨後擊鐘聲響起,朱由檢帶頭開始推金山倒玉柱的唱禮。
  朱由校身著天青色的常服而來,頭戴翼善冠,端坐在龍椅上。
  “起——”鴻臚寺卿再度擊鐘,百官紛紛起身。
  面對這種情況,誰都不敢率先開口,只有朱由檢和朱由校兩兄弟可以。
  朱由校下意識的就把目光放到了自家弟弟身上,百官目光也隨之看去。
  這個目光包含的意思很多,所有人都想知道,孫傳庭的舉動,是不是朱由檢授意的。
  朱由檢感受著目光,他自然不能說這件事情不是自己授意的,但也不能說這件事情是他授意的。
  面對目光,他選擇了回避這個問題,改而說道:
  “四川總督,布政使,十七省巡撫孫傳庭於五日前,依罪斬首大小士紳七十余人。”
  朱由檢選擇先把問題拋出來,而這個問題,馮銓、施鳳來等人聽得很上心,顧秉謙他們也是壹樣。
  可以說,眼下馮銓和施鳳來代表了江南南直隸和浙江所有士紳,顧秉謙代表了其他各省士紳。
  成都士紳的事情,朝廷得拿出壹個交代來,壹個不讓天下士紳反感的交代,這樣他們才能和下面的人解釋,下面的人才能和士紳交代。
  朱由檢很清楚,但他同時也想借著這個機會敲打士紳。
  封建王朝本質是掠奪生產資料,哪怕四川的士紳豪強不侵占軍屯田,其他諸省的士紳也會侵占軍屯田。
  接下來的三年,是朱由檢組織掃北的壹個好機會,旱情會階段性衰退,所以他要壹個穩定的局面來組織掃北。
  用孫傳庭的這件事情敲打士紳,告訴士紳們,朝廷的底線是什麽,這點很重要。
  大明的底線是什麽?這個毋庸置疑,無非就是財政二字。
  士紳老老實實交稅,朝廷就不會主動去找他們麻煩。
  朱由檢要安穩他們,又要敲打他們,首先就需要把禦馬監的事情放大。
  “四川軍屯田,四百多萬畝,盡數被四川的士紳豪強以強取豪奪的手段侵占。”
  “軍屯田的性質是什麽,孤想,不用孤開口,諸位也清楚。”
  “若是放任地方的士紳豪強來侵占軍屯田,那大明九千多萬畝軍屯田都被侵占,禦馬監那四千多萬石田賦由誰來交?百官的俸祿和五軍都督府的軍餉由誰來發?”
  朱由檢把四川軍屯田的事情,先上升到了不可動搖的國策存在,隨後他才繼續說道:
  “成都府的士紳該殺,但不該孫傳庭殺,應該由三司會審,最後才決定是殺還是流放。”
  如果說前壹句話是擡高了四川事情的嚴重性,那眼下這句話就是在穩定人心了。
  該走的流程得走,該守的規矩也得守。
  這次的事情屬於孫傳庭的個人行為,雖然他做對了,但流程卻走錯了,這就是朱由檢的意思。
  這個意思,顧秉謙他們早就猜到了,而他們眼下關心的不是朱由檢的意思,而是事情要怎麽處理,怎麽讓他們對下面的人交代。
  “暫時革去孫傳庭五軍都督府西軍四川總督,四川布政使,十七省巡撫官職!”
  朱由檢開始為孫傳庭定罪,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認真聽著。
  “另外、再去孫傳庭散階、武勛爵,奪職為民!”
  壹擼到底,這是朱由檢對百官和天下士紳的交代,同時也是在保護孫傳庭。
  在朱由檢看來,官職什麽的,孫傳庭能力在身,什麽時候都能官復原職,眼下要做的是保住他。
  “敢問殿下,不經三司會審,擅自斬殺七十余名有功名在身的士紳,結果就是這樣嗎?!”
  壹名都察院的言官站了出來,朱由檢瞥了壹眼對方,第壹眼就認出對方是川黨的人。
  面對對方的質問,朱由檢不慌不忙的側過身子回應:
  “李貢生等人該殺,孫傳庭沒殺錯,僅他們七十余家便貪墨了四川半數土地,其中還有四百多萬畝軍屯田,這樣的行徑不該殺嗎?”
  “依照《大明律》,孫傳庭沒有殺錯,也沒有存在冤殺的行為。”
  “況且,他尚方劍在手,本就有先斬後奏之權!”
  朱由檢是要保孫傳庭的,這個毋庸置疑,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因此顧秉謙和施鳳來等人都沒有站出來反駁。
  說到底,以孫傳庭的地位,殺李貢生他們並不算什麽。
  如果不是這件案子牽扯太多,導致天下士紳都在觀望,他們也不會覺得麻煩。
  現在朱由檢給出了壹個理由,那就是侵占軍屯田。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那四百多萬畝軍屯田肯定不可能只有這七十余家侵占,朱由檢此舉是把所有罪名強加已經死去的七十多名士紳頭上,但誰又在意死去的人?
  換句話說,李貢生等人把其他活著的四川中小士紳給扛了罪,四川的其他中小士紳高興都來不及。
  交出軍屯田是必然的行為,誰都不敢和眼下的朝廷為敵。
  既然這樣,交地保命是壹個很好的選擇。
  至於那強租田地而折損的錢糧,那只能是四川士紳自認倒黴了。
  朱由檢願意放過壹些中小士紳,這讓川黨松了壹口氣。
  他們最怕朱由檢和孫傳庭壹樣,把川黨連根拔起,還不顧後果的要把四川的士紳殺光。
  現在看來,他們雖然給不了活著的四川士紳什麽交代,但最少他們保住了活著的小士紳。
  哪怕這些中小士紳的能量和勢力,加起來都不如成都府的幾個士紳,但終究是挽留了壹絲顏面。
  那言官得了好處,自然退了下去。
  “軍屯田乃國本,誰敢侵吞軍屯田,定斬不饒!”
  安撫完了所有人,朱由檢就要開始敲打所有人了。
  軍屯田是大明朝的底線,這點是誰都不能動搖的。
  “萬歲,臣該說的都說完了,請萬歲決斷!”
  事情處理完,朱由檢將最後裁定的機會交給了朱由校。
  朱由檢只能是表態,因為孫傳庭是他的人,相比較他,朱由校的可操作空間要大很多。
  朱由檢表態之後,他是有壹定權力來挽留孫傳庭的,不至於壹削到底。
  不過,他不能明著袒護孫傳庭,而是要以退為進。
  坐在龍椅上,朱由校掃視百官,瞧著所有人低頭,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緩緩開口道:
  “孫傳庭的事情,不能這樣草草收場。”
  “先暫時革去他所有官職,收回尚方劍和官印。”
  “另外、既然六司官員已經抵達南京,距離成都也就壹個月的水路行程,那孫傳庭的這件事情,就由六司共同會審吧。”
  “由溫體仁暫代主審官,周延儒、李邦華為副審官,孫傳庭的罪責,該怎麽判就怎麽判。”
  “萬歲聖明……”聽到朱由校的話,所有人紛紛躬身唱禮。
  誰都聽出來了,不管是齊王朱由檢還是皇帝朱由校,他們都是要保孫傳庭的,尤其是朱由校。
  畢竟孫傳庭的罪名可大可小,怎麽判看溫體仁他們幾個人。
  大了,就是按照朱由檢的吩咐,削職為民。
  小了,那頂多革去他身上的實權官職,但散階和武勛還是保留的,雖說也得回家,但總歸有兩份俸祿。
  不管怎麽樣,孫傳庭在短時間內是很難給諸黨惹麻煩了,這也讓顧秉謙等人松了壹口氣。
  再讓孫傳庭巡撫下去,恐怕下次他就不止是殺這麽點人了。
  “散朝——”
  鴻臚寺卿的唱聲再度響起,百官唱禮之後開始退朝,不過朱由檢卻沒有離開。
  他繞過皇極門的龍椅,果然在後們看到了背對著他等待的朱由校。
  “皇兄……”
  朱由檢上前作揖,而朱由校聽到後則是皺著眉頭轉過來看向他:
  “孫傳庭的事情,應該到這裏就結束了吧?”
  顯然,朱由校也對孫傳庭的處理方式十分不滿,把人殺了固然痛快,但後續的影響肯定要朝廷收尾。
  朱由校不可否認孫傳庭是壹個良將賢臣,但花費整個朝廷的精力來為壹個人擦屁股,這種事情他並不願意多幹。
  “結束了……”
  朱由檢聽出了朱由校話裏的意思,微微頷首表示事情到此為止了。
  “那就行。”朱由校松了壹口氣,緊接著才安撫道:
  “六司不管審出什麽結果,先讓他好好回家休息吧,消停兩年再復出也不遲。”
  “臣弟也是這麽想的。”朱由檢點頭回應。
  或許在朱由校看來,孫傳庭能幹,但他更能惹事,而在朱由檢看來,孫傳庭確實是該休息了。
  先不提他平定西南,扼制建虜,經略西北,巡撫天下,前前後後九年沒有回家,單單眼下他惹出來的後續風波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在短期內露臉。
  “我會讓忠賢送些賜錢去孫府,不管怎麽說,他這次確實為朝廷立了功。”
  朱由校還是很清楚孫傳庭這次所做功績的,雖然朝廷要幫他擦屁股,但四川大的士紳豪強都被他壹口氣收拾了,不出意外四川最少安穩幾十年。
  與之對比下,賞些賜錢不算什麽,如果不是要估計天下士紳的感受,朱由校都想給孫傳庭升官。
  “臣弟替孫傳庭謝過皇兄。”朱由檢作揖表示感謝,而朱由校也點了點頭:
  “行了,事情就這樣,四川的軍屯田要趕緊收回,另外七十余家士紳也該抄家抄家,不要耽擱秋收。”
  “是……”朱由檢點頭,緊接著便道:
  “既然無事,那臣弟先回府了,府裏還有不少奏疏需要處理。”
  “好,我也回養心殿了。”朱由校微微頜首,也說起了自己的事情。
  兩兄弟分清楚了工作後,兩邊都有些忙,自然不可能像以前壹樣,朱由校動不動就來纏著朱由檢玩。
  不過雖然生活很忙,但朱由校起碼是能體諒自家弟弟難處的。
  二人寒暄幾句,隨後便分別擺駕離開。
  對於朱由校來說,這件事情有些麻煩,但還算不上棘手,畢竟只要照顧到了江南士紳的感受,其他地方士紳的感受並不重要。
  對於朱由檢來說,四川為之壹空,對他和對朝廷都有好處。
  乘坐馬車之上,朱由檢閉目養神,隨後才緩緩開口道:
  “讓陸文昭把這七十余家士紳的家眷押送交趾,明歲第二次下西洋時,伴船前往利未亞。”
  “奴婢領命……”王承恩應下,但緊接著他看了看朱由檢,猶豫著開口道:
  “殿下,孫傳庭眼下被削職為民,那明年的烏斯藏……”
  “烏斯藏暫時延後……”朱由檢閉著眼睛回應,因為孫傳庭的這件事情給了他壹個敲打士紳的好機會。
  眼下他要看看士紳的反應,如果士紳老實了,加上明年大旱規模減退的話,那他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建虜了。
  仔細算來,他也讓老奴他們茍延殘喘了近六年的時間,大旱壹旦衰退,他就可以開始動手了。
  比起東北,烏斯藏的事情可以暫時放在壹邊。
  “殿下,奴婢有壹件事不太明白……”
  王承恩聽到朱由檢的話,猶豫道:
  “孫傳庭既然可以出手收拾士紳,那我們為什麽不行?”
  “江南的士紳雖說強大,但也強大不過刀劍啊……”
  王承恩這個問題,和後世問題裏“清朝可以動刀,明朝為什麽不動”的問題類似。
  清朝可以動刀,是因為清初乃至清朝整個時期,都是小族欺淩大族,小族就是壹個利益集團,而且因為民族的原因,他們不可能和漢人士紳在壹起和和氣氣。
  清初壹口氣殺了江南上萬士紳,規模是眼下孫傳庭的數百倍。
  他們不怕動亂,是因為他們身後有十幾萬的壓榨者幫忙站隊,民族屬性就限制了他們不可能去投靠漢人士紳,哪怕被賄賂,也不耽擱他們對漢人士紳舉刀。
  朱由檢壹開始用沒有背景的官員來殺貪官汙吏,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是當他開始這麽做時,江南的士紳就已經開始註意到了。
  齊王黨、禦馬監、燕山派,他們腐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朱由檢培養他們的速度。
  朱由檢培養壹個背景幹凈的利益集團需要幾年,但士紳想要腐化他們只需要幾個月。
  清朝能壓制漢人士紳,是因為他帶著滿清利益集團和壹些漢人官員壓榨所有階級,然後把收集上來的生產資料按照皇室—滿臣—漢臣的等級來分配。
  朱由檢眼下也搞了分配,但他不可能像清朝那樣壓榨所有階級來搞分配。
  他眼下單獨壓榨士紳,士紳又去壓榨百姓,百姓受不了苦成了流民,這有點死循環的感覺。
  總之不管他的初衷如何,哪怕他是壹心為了減輕百姓負擔,但從這次的情況來看,所有的壓榨都會被轉嫁到百姓的頭頂,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殺了四川的士紳雖然舒服,但士紳這種存在是殺不光的。
  人只要存在就會有差異,他今日殺了士紳,用不了幾年,壹些富農就會進化成為士紳。
  大肆動刀很輕松,但有誰支持他?
  後金有十幾萬建虜支持,但他的四周……
  齊王黨已經成了顧黨,燕山派也有些陽奉陰違,唯壹聽令的是五軍都督府。
  只是壹旦用五軍都督府來無腦的搞屠殺,且不提朱由檢培養了這麽多年的明軍軍紀會敗壞,單單武人幹政的後果他就承受不起。
  壹個操作不好,又是壹個五代十國。
  眼下他除了用壹些有信仰的人來慢慢解決士紳外,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孫傳庭能動刀是因為背後有很多人給他擦屁股,朱由檢要是動刀,那背後可沒有十幾萬堅定的壓榨者來幫他。
  朝堂之上九成九的官員都和士紳有關,這次的事情就能看出。
  況且,他朱家便是這塊土地上最大的士紳頭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