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趙城金藏
極品鑒定師 by 小小青蛇
2022-4-24 23:36
終於拐進別墅區裏,左右兩邊林立的別墅,在這夜裏有點像——墳墓,駱天自己也笑了,這個比喻確實有點不靠譜,不過這地兒太偏僻了,剛駛到門口,門口的保安就不客氣地將出租車攔停了,司機大哥將車子熄火:“妳帶他進去吧,這種地方,不是我們這種小破車兒能夠進去的。”
駱天付了車錢,交代司機:“大哥,妳等我壹下,也免得妳壹會兒空車回去,是不?”
這正中司機下懷:“好,妳快點。”
駱天扶著袁傑到門口,那保安看壹眼袁傑,嘴裏嘀咕道:“又喝醉了,妳是他朋友吧?”原本正發愁不知道如何進去的駱天連忙點頭:“麻煩妳讓他家裏人出來接壹下。”
“行。”那保安按著通話器沒壹會兒功夫探出頭來:“馬上,他家裏人已經知道了。”
這壹個馬上的馬跑得可真是快了,足足壹刻鐘以後,駱天才看到有人從裏面走出來,是壹個男人的樣子,高高大大地,近了,駱天估計是袁傑老爸,僅僅是年紀上來說,要說相貌和身高,袁傑和這人差得太遠了,壹人又高又壯,壹個又矮又胖,風馬牛不相及,那男人看了壹眼袁傑,嘴裏罵道:“沒出息的東西,又喝醉了!”
駱天有些尷尬,那男人看壹眼駱天,樣子立刻不同:“謝謝妳送他回來,又給妳們添麻煩了。”
估摸著這袁傑經常幹這事,駱天搖頭:“不用客氣,我這也是第壹回,袁傑就交給您了我先走壹步。”
“對了,妳眼生,好像是第壹回送他回來,妳叫什麽名字?”
“駱天,再見!”駱天朝出租車走去,怎麽就有壹股子助人為樂的豪清打心底裏洋溢了出來,那司機見駱天上車,立刻啟動車子送駱天回到過來的飯店那裏,壹邊開車壹邊說道:“剛才出來的那人我有印象啊,好像是整房地產的,有錢人來的,嘿,不過住在這裏的哪壹個沒有錢,除了被包的。”
駱天嘿嘿壹笑,不去附和,不然這司機師傅會越來越來勁的,真是想不到其貌不揚的袁傑居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不過剛看看他老爸對他的態度可不怎麽好,很有壹種恨鐵不成鋼的意思,難怪得他這麽計較輸贏了,駱天嘆了壹口氣,人活在這世上,哪有真正的自由。
回到飯店的時候,黃立德和朱靜之已經先吃上了,見到駱天回來,都覺得奇怪:“那個袁傑住哪啊,怎麽去了這麽久,駱天啊,我們倆實在撐不住了,就先吃了,還有倆菜沒有上。”
駱天把事情經過壹講,朱靜之也有點蒙:“沒聽說袁傑是富二代啊,這怎麽就去住上別墅區了?”
“或許小夥子低調吧,妳餓了吧,我讓服務員上菜。”黃立德對於袁傑是不是富二代壹點也不感興趣,這年頭,富二代富三代,官二代官三代,多得數都數不清,於自己何幹?還不如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駱天真餓了,明天還有古籍修復的比賽,賽前得吃好喝好才行,幸好在兩位前輩面前,不需要惺惺作態,駱天壹頓狼吞虎咽,他不知道的是,剛才兩老也是壹通狼吞虎咽,都是餓得!吃完了,駱天買完單,理應由自己來買單,斬獲首勝了嘛,完了壹樁大事,駱天與黃立德打車回家,立馬睡覺!
產生在古代中國的典籍、載籍、書籍,就是中國古籍。我國古代社會的斷限以1840年為界,但我們不能簡單認為只有產生在1840年以前的典籍才是中國古籍。1840年,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但此時統治中國社會的封建制度、上層建築、思想意識、文化傳統等,並沒有發生質化。直至1911年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統治,才正式結束了中國封建社會。所以在討論中國古籍的定義時,這個時間斷限應延後至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
凡產生於1911年以前,內容為研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方法是中國古代傳統著作方式、裝幀具有中國古代圖書傳統裝幀形式的典籍,就是中國古籍。這就是中國古籍的確切概念。廣義的中國古籍,則是在1911年前產生於中國同時具有傳統裝幀形式的著作。它不僅涵蓋了中國人的著作,也包括了外國人在中國時的著作。
古籍修復比賽較瓷器略簡單的壹點是,古籍並沒有被撕得四分五裂,甚至是碎片,袁傑並沒有參加古籍的修復比賽,今天駱天的對手應該是張奇偉,他來自天津,天津壹派對於古籍修復是很有研究的,還有壹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這人駱天有印象,他曾經幫助明朝古墓開掘時,不幸被損壞的明朝拓本進行了修復,而且效果很卓越。
現在放在駱天面前的這壹本古籍,照樣要做出精確的判斷,才能進入下壹回合的修復,駱天小心查看著,這是《趙城金藏》,哇,這次比賽雖然規模不大,可是下了血本啊,這是《趙城金藏》啊,駱天看向其他人手上的古籍,看來每壹本都不壹樣,但年代相近,這也是為了比賽的公平性!
不過,這並不是原版的《趙城金藏》,而是明代的抄本,原版的《趙城金藏》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裏,《趙城金藏》是圖書館的四大館藏之壹。
《趙城金藏》作為國家圖書館四大專藏之壹,得到了精心細致的保護。1949年入藏時,由於長期存放在潮濕環境中,當時的《趙城金藏》破損黴變非常嚴重,紙張粘連板結在壹起,十之六七無法打開。為修復這批文化瑰寶,自1950年起,中央政府在當時戰火硝煙尚未散盡、國家經濟狀況困難的情況下,特地撥出修復款項,並經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董必武、周揚同誌親自批示,從琉璃廠請來四位師傅開展修復工作。香港佛教界也募集雲南紗紙和貴州皮紙資助修復。趙萬裏先生精心籌劃修復工作,首次采用“整舊如舊”原則修復藏經。經過16年的努力,到1965年,《趙城金藏》全部修復完成,被精心保存在恒溫恒濕庫房和楠木書櫃中。
這個轟動全國的修復案例被無數圖書雜誌記錄在列,駱天也有深刻的印象,《趙城金藏》的修復工藝如下:
蒸:將因黴變粘在壹起的經卷包上毛巾、外面再裹上紙,放在特制的籠屜裏用蒸。
揭:將蒸過的經卷外面的紙輕輕揭開,直到揭不開為止。然後再蒸,再揭,直到書葉全部揭開為止。
托:在揭開的書葉背面粘貼壹層紙,上墻繃平。
裁方:將托好的書葉裁成四方形。
接紙:將書葉按順序粘連在壹起。
上褙:在書葉背面粘上褙紙,上墻繃平。
砑光:在褙紙上打臘,用石頭砑光。
裁齊:裁齊經卷的上下兩邊。
裝天地桿:在經卷首尾兩端加裝天地桿。
《趙城金藏》修復工作優點是工藝簡單、操作容易、省時省力。這些全是因為《趙城金藏》的數量多所決定的。《趙城金藏》共4814件,其中有很多受過潮長了黴的卷子急需修復,如果按照傳統方法把全部經卷的四邊都鑲上綾子或絹等絲織品,裝裱成精致的手卷,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在當時的人力物力都非常緊張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由於采用了工序簡單的方法來修復《趙城金藏》,壹方面提高了《趙城金藏》的修復的速度,另壹方面也降低了操作的難度。正因為如此,以區區4個人的力量,10余年的時間完成《趙城金藏》全部的修復工作才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