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李世民很高興,不僅身子坐直了,連表情都變得眉飛色舞起來。
  這是東陽第壹次主動開口,李世民感覺到,父女之間存在好幾年的堅冰,正在壹點壹點的敲開,碎裂。
  “盡管道來,不論妳看上何人,朕必予之。”李世民強抑著內心的激動,沈穩地道。
  東陽垂瞼,眼觀鼻,鼻觀心,淡然道:“女兒想向父皇討取武才人。”
  “武才人?”李世民壹楞,腦海裏回憶了片刻,神情忽然有些愕然:“妳所說的武才人,莫非是應國公武士彟之次女,貞觀十年入宮的那個?”
  “正是。”
  李世民的表情變得愈發怪異,不自在地道:“宮中宮女才人無數,精通道家者亦不少,妳縱想要昭儀,朕亦不吝予妳,為何妳偏偏看中了那個武氏?”
  東陽垂頭道:“去年上元夜,女兒與其他的兄弟姐妹入宮朝賀父皇,那時武才人隨侍父皇身邊,女兒與她聊過幾句,發現此人對道家頗為精通,而且性情溫和,大方知禮,善言而不媚,博聞而不揚,頗合女兒脾味,還請父皇開恩……”
  李世民竟然遲疑了。
  是的,東陽要誰都沒問題,唯獨這個武氏……
  武氏隨侍帝側三年,三年的時間,足夠令李世民了解她了,很遺憾,印象是負面的。時日愈久,李世民越發覺武氏此女城府頗深,而且手段毒辣,那個有名的“壹鐵鞭,二鐵楇,三匕首”的典故更是宮闈盡知,由此可見其心性,這也是李世民將其貶入掖庭的最大原因,留此女在身邊,李世民表示很沒安全感,晚上睡不著……
  本以為武氏只是天家的壹個過客,打發到掖庭後便永遠消失在李世民的視線中,可誰知道今日東陽好不容易開口,卻指名道姓非把武氏討要過來,說實話,李世民此刻滿腹不情願。
  沈吟片刻,李世民緩緩地道:“朕知妳修道清苦,寂寥孤獨,所以,妳的任何要求朕都願答應妳,妳……不像那些兄弟姐妹,自小妳便很懂事,也很自律,朕的印象裏,妳似乎從來沒主動向朕要求過什麽,除了李素……”
  東陽原本表情平靜,可聽到李素的名字,頓時俏臉壹寒,臉上頓時布了壹層嚴霜。
  李世民情知失言,李素是她壹生中最大的隱痛,也是父女隔閡的最大原因,此時提到他,委實不妥。
  於是李世民幹咳了兩聲,略過了鋪墊,直接道:“宮中任何人,爾可自取,朕無不應者,唯獨這武氏……東陽啊,非朕不願給,朕實擔心妳日後駕馭不住她,此女非輕與之輩,而妳的性子自小柔弱,朕……”
  東陽截住了他的話,垂頭飛快地道:“父皇,女兒僅此壹求,只要她!”
  話出口,李世民臉色壹滯,想到當年東陽哭著跪在他面前,也說過“僅此壹求”的話,可惜的是,當年他並沒有答應,今日如果又拒絕,父女之間恐怕真的永無和好之日了。
  “好,朕給妳!這就命宦官將武氏從掖庭帶出來,下旨命她留發修道,長隨於妳……”李世民咬牙道。
  東陽聞言,臉上並無太多喜悅之色,神情仍舊平靜如水,只垂首躬身,輕輕地道:“女兒多謝父皇恩準。”
  李世民嘆了口氣,盯著她道:“朕再授妳壹道特旨,將來若武氏有犯上欺瞞者,以奴忤主者,以裏通外者,爾可下令擊殺,朕不罪也。”
  東陽露出微微詫異的表情,她想不通,為何壹個女子,卻能令李素如此看重,也令父皇如此忌憚,這個女子……到底是何來路?到底有何本事?
  謝恩,起身,告退,東陽轉過身,輕悄的腳步走到殿門口時,李世民忽然叫住了她。
  東陽轉身。
  李世民看著那張美麗卻淡漠的臉,深深嘆息壹聲,道:“修道清苦,妳身子慣來不好,要多善待自己,還有,閑暇時不妨多進宮看看朕,兒女們都長大了,都有各自的心思了,父皇……卻已老了。”
  東陽眼圈壹紅,差點哭出聲來,死死咬著下唇,終究還是沒說話,只是屈身壹禮,退出了大殿。
  殿內,李世民孤獨地坐在案桌後,身形竟真的有些佝僂了。
  ……
  掖庭的風仍然那麽的森寒,陰冷,每壹次吹拂都仿佛夾雜著百年的怨氣和仇恨。
  今天不是個好天氣,武氏壹大早便起來了,穿著略顯破舊的襦裙坐在殿外的石階上發呆。
  自從綠柳每隔十日送吃食穿用之物形成規律後,武氏的臉蛋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紅潤,回到了當初隨侍帝側時的顏值巔峰,在這堆積了無數人命和冤屈的掖庭冷宮裏,唯獨她卻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掖庭裏的管事見了她都得規規矩矩行禮,規規矩矩問好,望著她的眼神充滿了忌憚和敬畏。
  武氏喜歡別人現在看她的眼神,盡管明知自己只是借了東陽公主的勢,可她仍然很享受別人害怕她的樣子,這也是壹種權欲,所謂的“權欲”,不是要用權力去辦成多大的事情,而是能夠左右別人的喜怒,執宰別人的生死,以神靈的姿態高傲地俯瞰蒼生。
  隨侍帝側三年,武氏親眼看過李世民批閱奏疏,評斷是非,世上所有的激烈的紛爭到了他的案頭,提筆壹句話便能停止紛爭,同時壹句話也能定人生死,並且可以讓天下所有人為了他的壹句話而博命,而赴死。
  這就是權力,壹卷黃絹,壹支朱筆,天下盡握於手,無人敢違。
  隨侍帝側的這三年裏,如果說武氏有什麽長進的話,那就是城府變得更深沈了,心計變得更詭譎了,不知不覺間,壹個名叫“野心”的東西,在內心深處悄無聲息的瘋長著。
  綠柳送來的吃食和穿用之物,武氏沒跟她客氣,吃的東西大多給了杏兒,那丫頭看著瘦弱,卻長著壹個填不滿的肚子,武氏寵溺她,吃食幾乎全給了她。
  至於穿用之物,杏兒不感興趣,但武氏卻很鄭重地收好了,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很清麗,每天都用上好的胭脂在臉上輕輕塗抹,描唇畫眉,極盡嬌妍而不失端莊,每天僅用在打扮上的時間便足足花去壹個時辰。
  到了入夜,情知想等的人沒有來,武氏又端水卸妝,將白日精心的鉛華洗去,重回清素之色,第二天早起,武氏繼續打扮,如此周而復始……
  她要等的不是綠柳,她等的是貴人。
  貴人或許是皇帝陛下的使官,或許是東陽公主殿下,也或許,隱藏在公主身後不顯山不露水的李縣侯,她相信自己總會等到某個人,所以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美麗脫俗,讓人壹眼難忘,讓人由衷地覺得,把她從掖庭裏拯救出來並不冤。
  或許,她等的不是人,而是機會。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今日仍然是個很普通的日子,風不和,日不麗,大早上便寒風呼嘯,刺骨的風無情地灌進空蕩蕩的大殿內,殿前庭院裏,枯黃的葉子被風吹得漫天飛舞,天空陰沈沈的,不見壹絲陽光。
  這樣的日子,武氏仍把自己裝扮得很美麗,仍舊用最美的姿勢坐在殿外的石階上,咬著牙忍受著殿外的刺骨寒風,臉上卻堆著最得體最溫柔的笑容。
  也許,今天又是壹個沒有結果的日子,可她仍要等,她不想半途而廢,她迫不及待想掙脫出這個地獄般的冷宮。
  富貴對她來說,絕非唾手可取,要付出代價的。
  坐在石階前,武氏心裏默默盤算著日子。
  綠柳曾說過,上元節過後,公主殿下將會在陛下面前為她美言,那麽,不出意外的話,離她掙脫樊籠的日子就在這幾日了,可是,綠柳的話能信麽?她會否對壹個淪落掖庭的孤苦落魄女子守信?公主殿下能否記得這件事?那位不見其人,只聞其名的李縣侯,究竟對她有何心思和圖謀,以至於竟如此幫她?
  焚心似火,心亂如麻,可武氏仍面若平湖,臉上的笑容壹直不曾淡去。
  這或許已是她今生最後的,唯壹的壹次機會了,若抓不住,不僅富貴不可得,連性命都難保!
  大殿不遠處,壹陣急匆匆的腳步傳來,腳步聲離她越來越近。
  武氏眼皮壹跳,接著心不由自主地狂跳起來,下意識地站起身,又覺失之矜持,於是又坐在石階上,然後擺出壹個很隨意的姿勢,閑看雲卷雲舒的隨意,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幾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她都像應該出現在仕女圖上的端莊淑女。
  心臟不爭氣地跳動得厲害,武氏極力壓抑著,貝齒咬了咬下唇,很自然地隨手理了壹下發鬢,動作優雅如貓。
  壹群掖庭管事簇擁著壹名身著絳紫官袍的宦官,出現在武氏的視線中。
  宦官神情倨傲,見武氏後腳步壹頓,接著繼續朝她走去。
  “並州武氏接旨——”
  武氏抿了抿唇,不慌不忙地起身,跪拜。
  “臣妾武氏,恭聆聖訓。”
  “陛下有旨,著並州武氏即日出宮,留發修道,長隨於東陽公主玄慧侍奉,著令有司發放度牒,道門造冊,欽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