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壹十二章 途窮問計(上)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4

  如果沒有達到“看山還是山”的思想境界,凡夫俗子喜歡的環境大多是繁華,甚少有喜歡貧瘠冷清的。
  大唐如今的人口不多,除了長安城是唯壹壹座超百萬人口的大城外,其余的城池都是十幾萬甚至幾萬人口的小城,而且城建也非常糟糕,對於以吃喝玩樂為人生追求的皇子們來說,大唐的任何城池都比不上長安,大家自然都不願意離開長安,跑到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當什麽都督刺史。
  當然,不願意離開長安的理由不僅僅是因為吃喝玩樂,對有的皇子來說,離開長安便意味著遠離了權力中樞,但凡對東宮之位有壹絲野心的皇子也不想離開,離開便代表著完全失去了爭奪東宮的機會,這輩子只能當壹個安享太平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逢年過節還得提防某個當皇帝的兄弟會不會送壹壺毒酒給節日助助興……
  眾皇子齊聚太極宮,哭過也鬧過,肉麻的馬屁拍得連自己都想吐,然而李世民似乎已鐵了心,毫無所動地將這些不爭氣的皇子趕出了宮,勒令限時離開長安赴任地方。
  壹石激起千層浪。
  盡驅皇子的決定令長安朝野震驚,這是大唐立國以來第壹次如此大規模的將成年皇子同時趕出長安城,李世民的決定可謂空前絕後。
  李治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頓時懵了。
  對堅定決心爭奪東宮之位的李治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飛來橫禍。
  目光呆滯獨坐半晌,李治忽然跳了起來,沖到殿門外隨便穿了壹雙木屐便往外跑,後面幾名宦官禁衛急急忙忙跟在後面,壹行人跑出宮門上了馬,急匆匆朝太平村趕去。
  ……
  趕到李素家門口時,天已晌午。
  門口的部曲們早已認識李治,紛紛朝他行禮,李治顧不得禮數,連通報的程序都免了,徑自跑進門內。
  李素正在後廚做菜。
  家裏的廚娘如今已盡得李素真傳,李素現在很少親自下廚了,今日卻是例外。
  壹條活蹦亂跳的鱸魚去鱗,剖開,兩面劃上規整的格子狀刀口,抹上鹽用碗口蓋住,放置壹個時辰後拿出來,在盤底擱上姜片,壹小盅烈酒,最後放入蒸籠蒸半個時辰。
  李治跑到後廚時,壹碟剛做好的清蒸鱸魚恰好出籠,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鮮香。
  “子正兄,不好了!”李治急吼吼道。
  “不好個屁!大白天的跑我家來報喪麽?”李素頭也不擡,眼睛只盯著面前的鱸魚,仔細打量,神色有些不大滿意,總覺得差了點什麽……
  這是第二次實驗了,第壹次蒸的魚更失敗。
  見李素專註的樣子,李治不由有些受傷。
  自己好歹也是嫡皇子,怎麽連條魚都不如?
  深呼吸幾口氣,李治努力平復了情緒,試圖讓自己冷靜壹些,淡定壹些,不能讓李素看輕了,以為自己遇事慌亂,不堪重任。
  “子正兄……做魚呢?”李治說了壹句廢話。
  李素懶懶的,這次連個單音節的回應都懶得說了。
  “這回竟是蒸魚,不知味道如何,上次妳家廚娘做的紅燒魚不錯,治至今仍回味不已……”李治舔了舔嘴唇,無限神往狀。
  “嗯。”李素終於舍得回話了,鼻孔裏漫不經心地發出壹個很敷衍的單音節,眼睛卻仍盯著面前的這盤魚。
  似乎……有缺陷啊,本該放點豉油和蔥調和色味,又擔心搶了鱸魚的鮮味,弄巧成拙反而不雅,然而現在蒸出來的這條鱸魚,離想象中的清蒸鱸魚差了許多,這種不成熟的半成品實在沒資格端上李家的飯桌。
  “喜歡吃魚嗎?清蒸魚。”李素忽然擡頭,期待地看著李治。
  “啊?”李治楞住。
  李素不高興了:“這孩子,怎麽越來越傻了?問妳呢,喜歡吃清蒸魚嗎?”
  李治蠢萌蠢萌的點頭:“還……還行。”
  李素將手中的盤子往前壹遞,笑道:“來,吃了它,別浪費……”
  李治不大情願道:“這個……是給我做的?”
  李素正色道:“早知妳會來,我提前兩個時辰便做好了它,就等妳來享用,晉王殿下開心不開心?驚喜不驚喜?”
  “……驚喜。”
  李治很會吃魚,第壹筷便朝最嫩的魚肚下手,筷尖輕輕壹撥拉,挾起壹塊無刺的嫩白魚肉送進嘴裏。
  “怎樣?好吃嗎?”李素期待地看著他。
  李治表情有點難受:“……妳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什麽話好聽?”
  “當然是假話。”
  李素毫不猶豫道:“那就說假話,快,用盡妳所有的辭藻來贊美它。”
  李治:“……”
  為什麽……不按套路出牌?跟這種人聊天很累知不知道?
  李治吃了壹筷便不肯再挾第二筷了,擱下筷子打算說正事。
  李素看著盤中那條缺了肚皮的魚,神情很糾結。
  任何不完美的東西都無法忍受啊……
  攔住李治的話頭,李素指了指那條魚。
  “天大的事都不能浪費食物,食物是上天的恩賜,浪費會遭雷劈的,我和妳走得那麽近,說實話,我有點憂慮,怕天上的雷公不小心劈錯了……”
  李治也很糾結,看著盤裏那條魚,嘆道:“那麽,我該怎麽辦?”
  “兩個方案,壹是吃光它,二是花錢消災,十貫錢給我,妳偷偷把魚扔掉,我當作沒看見。妳任選壹個。”
  李治不假思索道:“我選第二個。”
  “痛快,給錢。”
  李治帶了隨從,很痛快便把錢給了。
  宰冤大頭的感覺很不錯,認識李治實在是人生最美好的壹件事,拿到錢的李素心情很愉悅,看李治也越看越順眼,這孩子,除了傻了點,基本渾身上下都是優點……
  “子正兄今日為何突然親自下廚?”李治與李素在壹起時總喜歡提各種問題,盡管有的問題全是廢話。
  李素嘆了口氣,道:“我家夫人這幾日不知怎麽了,食欲特別不好,看見什麽都說不喜歡吃,有的東西連味道都聞不得,我只好親自下廚了,但願她能喜歡。”
  李治看怪物似的看著他,良久,嘖嘖嘆道:“向來都是夫人服侍丈夫,治從未聽過男子主動為夫人下廚的,子正兄,妳真是個很特別的人……”
  李素白了他壹眼:“給婆姨做個菜就叫‘特別’?妳們這個年代的男人真跟活在夢裏似的,再過壹千年,別說男人給婆姨做飯了,每月所有收入全部老老實實上交給夫人,頂多給自己留點零花,偶爾跟朋友出去喝個小酒,回家都要絞盡腦汁想著怎麽報賬。夫人壹個不高興,男人就得規規矩矩跪下請罪,態度稍微不端正就得被夫人踹了,從此壹別兩寬,各生歡喜……”
  李治吃驚道:“怎麽可能!千年後的男人這麽慘?活著還有甚意思?”
  李素幽幽道:“狼多肉少,男多女少,妳說男人怎麽辦?他們也很絕望啊……活下去簡單,想活得有滋有味,當然必須要找個婆姨,受點委屈,活得窩囊點也沒什麽關系了。”
  李治仍不敢置信地搖搖頭:“我情願壹死。”
  李素斜眼看著他。
  男人啊,從八歲到八十歲都嘴硬,別看面前這家夥壹臉鐵血男兒真漢子的模樣,若歷史軌跡沒變的話,不出十年,他就會知道自己在武則天面前慫成啥樣了,簡直窩囊到天怒人怨。
  李素鄙夷地道:“好了,說正事,別只知道放嘴炮……回到剛才妳那副急急忙忙報喪的樣子,到底啥事不好了?”
  話題岔得太遠,李治壹時沒回過神,楞了半晌忽然重重壹拍腿,果然恢復了剛才壹臉報喪的模樣。
  “子正兄,不好了啊!父皇要把我趕出長安城,去並州當都督……”李治氣急敗壞道。
  李素壹呆。
  上午發生的事,消息還沒傳到太平村,李素被這個消息打了個措手不及。
  “怎麽回事?仔細說!無端端的,妳父皇為何將妳趕到並州去?妳闖禍了?”李素沈聲道。
  李治哭喪著臉搖頭:“非也,是朝中壹個名叫馮渡的監察禦史,不知發了什麽瘋,突然上疏說父皇的成年皇子當盡人子之責,為父皇戍守天下,但凡成年者必須出京赴任地方,當年分封諸王時封的什麽官職便實授什麽官職,比如我,貞觀十年被封為並州都督,就必須馬上離開長安城去並州上任……”
  李素臉色愈發凝重:“那個叫馮渡的人是什麽來頭?他背後有什麽人?”
  李治苦笑道:“我哪裏知道?說不定是他自己覺得不妥才上疏吧,以前魏征老大人不也是麽?”
  李素冷笑:“若說他背後無人指使,我把腦袋割下來給妳當球踢……妳想想,如今正是爭儲的緊要關頭,那些藏在暗處的矛盾已然呼之欲出,只等壹個合適的契機了,這個時候突然有人上疏說要把成年皇子全部趕出京,妳覺得那個叫馮渡的人有膽子這麽幹?如果非要證明的話,我只問妳壹個問題……魏王泰可在這次皇子出京的名單中?”
  李治驚愕,隨即頹然嘆氣:“魏王兄因身體原因,可允不之官,他是唯壹的例外……”
  李素嘿嘿笑道:“所有成年皇子全部離京,就剩魏王壹人留在長安,以魏王的本事,自然是頻繁出入宮闈,向妳父皇早請示晚匯報,各種扮孝子扮乖巧,壹臉天真憨厚博妳父皇的恩寵,放眼整個長安,竟然沒有壹個皇子跟他爭寵,最後,這東宮之位鐵定是他,毫無懸念了。”
  李治聞言急了。
  如果換了當初沒有當太子的野心也就罷了,無論誰當太子對他來說都無所謂,反正他只是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
  可是後來李素將局勢跟他細細剖析以後,李治赫然驚覺自己必須要爭這個太子之位,因為不爭就是死。
  無論誰當上太子,將來繼任帝王後,第壹個要弄死的便是他李治,沒別的原因,只有壹個最要命的理由,——因為李治是嫡子,嫡子的身份便意味著他有資格繼任大統,是帝王潛在的皇位威脅者,為了永除後患,李治必須死。
  不是皇帝就是絕路,對李治來說,這是個很殘酷同時又很簡單的選擇題。
  李治果斷選擇了爭太子之位,究其原因,蠢蠢欲動的野心占了壹部分,為了保命生存也占了壹部分,這個太子之位他必須爭,而且必須贏,輸就意味著死。
  今日李世民下的這道旨意,若說得嚴重點,可以說已將李治推上了絕路。
  離開了長安,離開李世民身邊,他李治爭太子焉有勝算?
  李素的心也沈了下去。
  現在他與李治的關系不僅僅是朋友,兩人的利益也緊緊綁在壹起,壹損俱損,李治爭不到太子,換了李泰上位,他李素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死法不同而已。
  “仔細說說,那個叫馮渡的人上疏後,朝中諸臣是什麽反應?”李素沈聲道。
  李治想了想,道:“首先是馮渡壹人獨自上疏,父皇原本並未放在心上,馮渡的奏疏被留中不發,第二天,又有三位禦史附議馮渡,同時上疏,請求父皇盡遣成年皇子赴任,父皇仍不理會,最後不知為何,朝中竟有半數以上的禦史上疏,內容皆是附議馮渡,父皇這才重視起來,與舅父大人,房相等重臣商議後,方才做了這個決定……”
  “妳舅父大人對此事是何態度?”李素目光閃動。
  李治苦笑:“舅父大人並未表態,這個決定是父皇自己做的。”
  李素冷笑。
  這只老狐貍,道行真不淺,什麽話都沒說就把事情給辦了。
  李治哭喪著臉道:“子正兄,快幫我想想辦法,我若赴任並州,將來肯定是死路壹條,魏王兄若當了太子,我命休矣!”
  李素沒好氣道:“我當然知道,可以肯定,這次的事跟魏王脫不了幹系,只有把妳們這些成了年的皇子全趕出長安,他才有十拿九穩的信心當上太子……”
  闔目沈思半晌,李素喃喃道:“出手真夠快的,不聲不響便占了主動,逼得陛下做出這個決定,他的贏面越來越大,離成功幾乎只差半步了……”
  李治試探著道:“要不……我進宮去求求父皇?我與魏王兄壹樣都是嫡子,父皇必舍不得我離開他身邊,況且父皇最疼我,若是求壹求他,說不定他能答應呢……”
  李素搖頭:“旨意已下,斷無收回之理,妳父皇在做這個決定之前,把妳這個嫡子也算了進去,說明他已思慮周全,覺得妳應該離京,或者說,妳必須離京,求他也不可能改變結果。”
  李治愕然:“父皇為何覺得我必須離京?”
  李素看了他壹眼,嘆道:“因為妳父皇要服眾,要做給天下人看,告訴天下人妳們李家的皇子無論嫡庶,皆壹視同仁,身份尊貴的皇子都不能例外,那麽世上的‘公平’二字,便多了幾分分量,這對社稷統治來說很重要,皇家必須要樹立起這樣的威信,明白嗎?”
  “當然,同時也是做給朝堂諸臣看,連嫡子都舍得扔到並州去,還有什麽人和事能例外?無形之中,陛下在朝臣心中的威信也更高了,甘心為大唐社稷效死命的朝臣也越來越多,這是收攏人心的好事,付出的代價是扔壹個嫡子出去,換了是妳,妳覺得這筆買賣劃算不?”
  李治呆楞許久,苦笑道:“當然劃算,很合理,但不合情,當皇帝難道壹定要面對這種殘酷的交易麽?”
  李素點頭:“如果妳當上皇帝,這輩子壹定也會遇到許多類似的選擇,這是無法避免的,很多原本不太尖銳的矛盾,然而壹旦上達天聽,這個矛盾便已非常嚴重了,嚴重到無法化解,只能兩相其害取其輕,該犧牲的,該當棄子的,無論多麽舍不得,終歸還是要舍出去,所謂‘帝王無情’,只不過是因為帝王經歷了太多不舍而必須舍的人和事,漸漸變得鐵石心腸,天下再無任何人和事能令他‘不舍’了……”
  李治頹喪垂頭,長嘆道:“這樣的帝王,當起來有什麽意思?我現在真懷疑自己爭太子之位的決定是對是錯了。”
  李素笑道:“妳可以做帝王界的壹股清流,不舍便是不舍,想留下就留下,扔出去的東西永遠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誰若不服氣就壹個字,‘弄死他’。”
  看著李治三觀崩塌的表情,李素悠悠道:“看樣子,妳後悔了?後悔爭這個太子了?沒關系,妳隨時可以退出,妳壹退出,我第壹時間去抱魏王的大腿,他很看重我,對我的棄暗投明想必壹定會高興得原地爆炸,我這輩子照樣活得順風順水……”
  李治回過神,臉有點黑:“誰後悔了?還有,‘棄暗投明’啥意思?我如此陽光開朗胸襟如海的偉丈夫,哪裏‘暗’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