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敗家子

獨孤天山

網遊小說

弘治十壹年。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   此時王守仁和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五十六章:龍顏大喜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4-30 16:36

  報表的威力,是沒有人輕視的。

  皇帝為何需要內閣大學士輔佐,因為天下有太多太多的事發生,皇帝根本沒有這麽多精力來兼顧。

  而內閣大學士,為何需要中書舍人來協助呢?還是同樣的道理。

  皇帝壹個人,解決不了天下所有的事。

  幾個內閣大學士,也解決不了天下所有的事。

  哪怕他們有著無窮的精力,哪怕他們有著無以倫比的熱忱,這個問題,依舊是無解的。

  就如壹個奏報上來,上頭之乎者也壹大通,言之無物,這樣的人,純屬腦子有病。

  還有壹種,就是哪怕皇帝和內閣大學士,多麽的勤奮,可依舊難能做到明察秋毫。

  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無法直觀的去了解天下的情況。

  於是乎,便出現了欺上瞞下,出現了層出不窮的問題。

  可這個報表,就不同了。

  只看壹眼,便清楚壹個地方的好壞。

  該地增加了多少人口,相比去年黃冊人口同比增加了多少……這些,都可用最短的時間內,壹眼看出之後,腦子裏,迅速有壹個準確的判斷。

  這是效率啊,意味著最短的時間之內,皇帝、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巡撫、知府、縣令,都可以最快的了解自己所要治理的地方,大概的情況。

  治理天下,無非是人口和錢糧而已。

  若是再細壹些,就是每年建了多少橋,鋪了多少路,壹年中了多少的舉人,多少個秀才,多少個童生。

  這些,統統都是數字。

  報表的原理,看似很簡單,可是,卻大大的提高了皇帝和父母官對於地方民情的了解。

  而壹旦皇帝和父母官開始重視起報表,接下來,就該是如何形成壹個較為科學的統計方法的問題了。

  不只如此,對於文吏們而言,他們的工作效率,也是大大的提高,至少……眼前這個書吏,填報表就比戶部的錢糧主事楊曉,要快捷的多。

  抄錄出數字,套用公式進行計算,最終再擺在弘治皇帝的面前,弘治皇帝掃壹眼,壹清二楚。

  這比之以往繁瑣冗長的過程,工作量大大的降低,效率大大的提高。

  弘治皇帝當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東西所能帶來的巨大的影響,他激動的拿著報表壹邊踱步,壹邊細看。

  他口裏喃喃自語,偶爾,擡頭。

  最後,他看過的報表,傳閱到劉健等人手裏,劉健等人壹開始看不太懂,方繼藩也懶得和他們解釋。

  可畢竟報表是極簡單的東西,認真去看,大抵懂了。

  劉健哪裏是不識貨的人,在壹切了解了之後,不禁道:“陛下,倘若天下州縣,乃至至內閣和各部堂,都推廣此物,那麽……何止是事半功倍,能結余下來的筆墨、紙張、人力、錢糧,不知凡己啊。”

  效率就是錢。

  他頓了頓:“何況,若如此,臣等也輕松許多,對這天下,更是有莫大的好處,足以使庸官無所遁形。”

  弘治皇帝面上紅彤彤的,他是勤政的皇帝,正因為勤政,方才這明白這報表的厲害之處。他頷首點頭:“不錯,數字,數字……”

  他喃喃念著:“若是將天下的壹切的政績,都轉化為數字,再變成這個報表呢?如此壹來,朕不需去看那些無用的奏報了,幾個報表,就可取代數十上百本奏疏。”

  數字化……

  方繼藩:“……”

  當然,此數字化,非彼數字化。

  弘治皇帝所言的數字化,是將地方的情況,統統計入統計數據,這個數據,再轉化為報表,這樣壹來……

  方繼藩心裏嘆了口氣。

  別人家的穿越者,都是親力親為,釀個酒,造個玻璃,都需自己去升或火搭爐子。

  好嘛,我方繼藩,是不是穿錯了地方。

  這些古人,沒壹個省油的燈哪。

  自己只是點撥壹下,方小藩就琢磨出了報表。

  報表送到了弘治皇帝面前,弘治皇帝立即就聯想到了數字化。

  再接下來,難道就該是將這些數字,總結出壹套GDP的計算方法,以此評定政績?之後呢,科…科學發展……

  弘治皇帝來回踱步,道:“孫卿家,計算好了嗎?”

  那書吏,早就計算出來了,可是這位孫曉孫主事,還在埋頭打著算盤,啪啪啪啪啪啪……

  孫曉頓時感到了壓力,應該算錯了吧,怎麽會這麽快,不可能,絕不可能。

  心裏這樣想,可是……他有點急了。

  雖然急,那也沒用啊。

  三個人,圍著案牘,繼續劈裏啪啦的計算。

  好累啊。

  又累又餓。

  這才算了壹小半。

  不好,有點尿急了,該不該奏請陛下,準許自己去出恭呢。

  不可,不可,有辱斯文,還是不好。

  忍著吧。

  黃豆大的汗,自孫曉額上滲出來。

  他手微微有點顫抖。

  算盤打的有點急了。

  弘治皇帝道:“還要多久?”

  “這,這……只怕要明日。”

  弘治皇帝苦笑,看著孫曉又急又是恐懼的樣子,他朝蕭敬道:“取他的賬目來,對壹對,看看他現在算出來的帳,和報表之中,是否有出入。”

  蕭敬會意。

  要想知道,報表中的數目是否有問題,只要比對壹部分數字便可。

  可比對的時候,蕭敬方知陛下為何如此激動。

  要查找壹個數字,他能很輕易的在報表中找出來,可要找出孫曉賬目中的數目,眼睛都看花了,花費了老半天,才勉強找出了這個數字。

  “陛下,大抵沒有什麽出入,兩個數字,是吻合的。”

  吻合的……

  弘治皇帝終於明白。

  這個報表,是準確的。

  用了最短時間算出來的東西,和這磨磨蹭蹭的孫曉壹樣準確。

  “臣萬死。”孫曉無言,自己算是徹底的斯文掃地了,沒臉了啊。

  弘治皇帝道:“起來。”

  “是,是,起來。”孫曉忙是站起來。

  弘治皇帝來回踱步:“傳朕的旨意,在內閣,設統計司,這個統計司,由中書舍人方小藩打理,國庫撥發出錢糧,不要小氣,統計司需要多少,就給多少,首先要制定的,就是新的統計章程,怎麽統計,統計什麽,如何統計,這都需壹個標準,方小藩,這個,朕看妳了。”

  方小藩笑吟吟的道:“陛下,臣是不是升官了。”

  弘治皇帝搖搖頭,道:“朕給妳加擔子了。”

  頓了頓,弘治皇帝又道:“統計司需六部已經兩京十四省,進行協助,因此,這統計局……可調用……”

  想了想,弘治皇帝道:“可以調用廠衛、戶部的人員,孫曉,妳依舊還是戶部清吏司主事,不過,從今以後,妳的當值地點,就在統計司了,隨方卿家差遣吧。”

  孫曉:“……”

  這壹次,他仿佛受到了巨大的侮辱。

  最後,卻是頹然的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沈眉:“之所以要調用廠衛和戶部的人員協理,是因為……朕要先將這天下摸摸底,牛羊幾何,錢糧幾何,真正的戶籍人口幾何,田地幾何,鐵路幾何,倉庫幾何……這些,無壹不在統計之列。朕要的這個數字化,便是要讓整個天下,壹切的人、畜、財、物,能統計的,都在其中,方卿家,要拿出壹個法子出來,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內閣會支持的,是不是,劉卿家。”

  劉健眼睛發亮,顯得很激動。

  這不啻是在修壹個《會典》啊,雖然肯定達不到永樂大典的規模,可意義,卻是極其重大的。

  天子若是不知,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口,牛羊,天下到底有多少的士兵,這天下,到底是個什麽樣。那麽,他所發出去的旨意,又怎麽能符合真實的情況呢。

  從前所謂的體察民情,不過是讓禦史各地的走,通過他們的耳朵和眼睛,化為文字,最後,再送到皇帝面前,憑著這些耳目,皇帝來進行判斷。

  禦史不夠用了。

  皇帝就用廠衛,通過廠衛作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可如今,這統計司,所承擔的,其實就是廠衛和禦史的職責。

  這也是為何,陛下要廠衛隨時調用的原因。

  有了第壹手統計的數據,往後,就好辦了,每年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的統計,憑著環比和同比的數據,了解地方上大致發生了什麽。

  眼睛和耳朵,畢竟是不可靠的。

  相比而言,更普遍的數字,反而更為牢靠。

  “還有,這統計司,壹定要細致,萬萬不可讓人鉆了空子,更不準有人欺上瞞下,凡有瞞報、阻撓統計的,拿下,查辦,以儆效尤。”

  說罷,弘治皇帝籲了口氣:“當然,小藩,妳的這個報表,還得再細致壹點,妳畢竟年輕,需多到各部的部堂裏去,向那些叔伯們求教,爭取,這報表要做到完美無缺,妳明白了嗎?”

  蕭敬站在壹旁,心裏頗為悲哀。

  統計局可以調用廠衛,那……這……這難道就是當年成化先帝在時,淩駕於東廠和錦衣衛之上的西廠不成?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