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妳別慫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孽畜!妳闖下彌天大禍,李家都因此牽累,妳百死難贖其罪!還不快快滾下來受死!”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二十六章 喪禮如儀

李治妳別慫 by 賊眉鼠眼

2023-12-2 17:39

  太子李弘薨逝,太極宮和東宮的鐘聲大作,急促又哀傷的鐘聲在長安城回蕩。
  無數百姓人家點亮了燈,由於城內宵禁,沒人敢出門,鄰裏間隔空互相詢問緣故,卻不得而知。
  李欽載面朝東宮寢殿方向長揖,久久未起身。
  心情很難受,說悲痛似乎差了點兒,畢竟他與李弘的交情說不上深厚,這些年僅有數面之緣。
  或許更多的是惋惜吧,壹個明明很優秀的帝國繼承人,就這樣突然辭世,留下父母與兄弟為他痛哭。
  李欽載突然想起來,好像他與李弘也沒有好好告別過。
  總以為他的病還能撐很久,總以為下次還能再見,於是每壹次離別都是那麽輕描淡寫。
  現在李欽載才赫然驚覺,原來生命裏的每壹次永別,都是猝不及防的,老天不會留給人們道別的儀式。
  不知過了多久,李欽載直起了身。
  轉過身時,泛紅的眼眶再次變得清冷,平靜地註視著不遠處裴居賢的屍身,和更遠處朝臣權貴們的眾生相。
  東宮外聚集的朝臣越來越多,他們都遠遠地站在三十丈外,仿佛面前有壹道無形的深淵,往前踏壹步便是粉身碎骨。
  沒人敢上前,裴居賢的屍身孤零零地躺在地上,沒人願意做下壹個反面教材,人們已經非常確信,李欽載是真敢動手殺人,無論這個人什麽身份地位,在他眼裏都是將死的人。
  宮闈的鐘聲不絕,朝臣們跪在遠處,面朝東宮方向嚎啕大哭。
  李欽載平靜地看著他們痛哭的樣子,其中有幾人是真心悲痛,有幾人是惺惺作戲,李欽載不清楚,也並不關心。
  今夜他的職責是守住宮門,不準任何人靠近。
  至於悲痛,留給靜寂無人後再默默地消化。
  很快,太極宮和東宮的城樓上掛起了白幡,燈籠也全部換成白皮,下半夜時,壹群僧道匆匆朝東宮走來,為首壹名宦官拿出了李治的親筆詔令,李欽載仔細查驗後,側身放這群僧道進了東宮。
  僧道是來做法事的,太子薨逝,舉國掛喪,僧道之流的法事和超度自然免不了。
  壹隊宮人魚貫從宮門內走出,每個人手上捧著白色的素帶,分發給宮門外值守的千牛衛將士和遠處的朝臣們。
  李欽載將素帶綁在腰間和頭盔上,以示臣子舉喪,放眼望去,四周皆是壹片白茫茫。
  朝臣們也綁上了素帶,跪在塵埃中繼續嚎啕大哭。
  壹直等到天亮,千牛衛都尉劉振生來接班,李欽載打了個呵欠,神情疲憊地交代了幾句後,轉身便進了東宮。
  東宮內已是壹片素裹,寢殿的哭聲遠遠傳來,李欽載仿佛能感受到殿內濃濃的哀傷。
  定了定神,李欽載徑自來到寢殿,見李治和武後互相攙扶,殿內正中停了壹具棺槨,李弘的遺體已被殮入棺槨中。
  香案上擺放著牌位香燭和供品,殿內盤坐著許多道士,殿外的空地上則跪著許多僧人,僧道各自誦念經文,宮人們默默地跪在旁邊,殿內殿外壹片肅穆。
  李治和武後已哭得快暈厥,李欽載緩緩走上前,低聲道:“陛下,太子已薨,陛下節哀。”
  李治淚眼看著他,大哭道:“景初,朕的弘兒……他不在了!”
  “是朕害了他,若非今年朕專意於東征戰事,命他監國,將朝政盡數托付於他,弘兒也不至於因勞成疾,英年早逝……都是朕的錯!明知他自幼身子虛弱,還付予國事相托,該死的是朕啊!”
  李欽載嘆道:“陛下萬勿自責,壹切皆是天命,太子殿下這道命中的劫數沒挺過去,與陛下無關。”
  李治搖頭,回過頭看著太子的棺槨嚎啕大哭。
  李欽載沈默地站在壹旁,垂頭不語。
  許久之後,李治的情緒終於稍微平復了壹些,拭淚道:“弘兒的喪事有禮部和宗人寺操辦,景初值守宮闈辛苦,便在東宮尋個殿落休憩壹陣吧,朕還需要妳辛苦幾日。”
  “臣的本分,絕無推辭,臣也想為太子殿下最後盡壹份心力。”
  李治頓了頓,突然問道:“朕聽說,妳在宮門外射殺了太子妃的叔父?”
  李欽載坦然道:“是的,太子妃叔父裴居賢不顧臣的再三警告,執意闖宮,說什麽探視太子殿下,陛下當知昨夜正是敏感關頭,尤其是宮闈內外,不容任何風吹草動,警告無效後,臣下令千牛衛射殺了裴居賢。”
  “若覺得臣做錯了,陛下請責罰。”
  李治的表情迅速冷了下來,沈聲道:“景初沒做錯,朕臨時令爾執掌禁衛兵權,防的就是這些不懂規矩張揚跋扈的人,昨夜太子病危之時,他還敢在宮門外挑動是非,該殺!”
  “河東裴氏……哼!”李治冷哼。
  李欽載心中很踏實,他知道李治壹定會站在他這壹邊,畢竟昨夜裴居賢的舉動可以說非常惡劣了,那種情況下還敢闖宮,分明是作死,死了也是活該。
  李治很快將此事拋之腦後,盯著殿內的棺槨,神情再次悲痛起來。
  李欽載默默地朝棺槨跪拜壹禮,然後輕悄地退出殿外。
  讓宮人尋了個偏僻的殿落,壹夜未眠的李欽載甲胄未卸便躺下,很快便睡著了。
  醒來時已是下午時分,李欽載起身整理了壹下甲胄,走出殿外。
  此時的東宮已多了許多人,有三省六部的朝臣,有皇室宗親,也有壹些異國的使節。
  得到李治的允許後,人們進東宮吊唁,四周又是壹片痛哭聲,夾雜著僧道誦念的經文梵唱,李欽載的心情不由又變得酸楚起來。
  在吊唁的人群裏,李欽載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李思文。
  李思文也是壹身素服,梁冠纏繞素帶,沈默地混雜在人群裏,隨著禮部官員的唱喝,或哭或拜。
  吊唁之後,朝臣要為太子守靈。
  守靈也不是誰都能守的,按規矩,至少是京中四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留守在東宮。
  李思文是吏部侍郎,是正三品官員,自然是有資格留在東宮的。
  繁瑣冗長的喪禮在繼續,無休止地哭喪和跪拜,活人被折騰得生不如死。
  直到傍晚時分,群臣在東宮廊下用膳,李欽載才有機會見到出來透氣的李思文。
  李思文見到李欽載卻沒好臉色,瞪著他道:“聽說妳殺了太子妃叔父,河東裴氏的族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bansande2024-03-03

    有穿越者李欽載開金手指,搞出來超時代的工業品,番薯良種,開天眼畫出世界地圖,早了近千年開啟大航海時代,還有武後這種千年難遇的內廷輔助,李治就 ...
  • bansande2023-12-28

    李唐王朝都要把太平洋作為內湖了,這還慫個屁呀,內有女帝支撐,外有各路功臣宿將擴土開疆治理天下,治奴只需要長長久久的活著,垂拱而治,安享天下就 ...
  • pesrlharbor2024-03-20

    無論是對於從事工作的人士,還是對於對權謀鬥爭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都提供了獨特而寶貴的觀點和方法論。 ...
  • tiger356582024-03-08

    大唐和後世被奴化的風骨不同,南方人寫的文筆再好也是垃圾文。壹股濃濃的奴才味道而不自知
  • 隨心錄紅塵2024-03-07

    這部作品可以稱得上是不錯的大唐歷史文,作者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和清晰的寫作風格。整體劇情流暢,文風輕松幽默,將搞笑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情節之中。 ...
  • pesrlharbor2024-02-22

    整本書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情節展現了在鬥爭中的聰明才智和不畏艱險的勇氣,通過精彩的敘事和深入的分析,引起了我對權謀遊戲的思考。 ...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