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三百五十壹章 豐碑傳世
李治妳別慫 by 賊眉鼠眼
2023-12-2 17:39
人不能喝得太醉,不然酒醉中做了什麽事,將會成為壹生的黑歷史,無數次被人提起。
當事人則在壹次又壹次的社死中漸漸麻木,最後索性破罐子破摔,只要臉皮夠厚,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傷害自己,哪怕是自己曾經做過的蠢事。
自從上次喝醉後在太極宮撒尿圈地盤,李治便猶為熱衷提起此事,每次只要桌上有酒,就必然免不了撒尿這個話題。
李欽載的心早已麻木,如在大潤發殺了十年魚壹般冰冷。
下次如果再喝醉,便在太極宮找個順眼的地方拉壹泡屎,完美蓋過撒尿圈地這個話題。
“景初快來,朕聞海東捷報後,馬上便叫妳進宮,剛才幾位宰相在宮門外求見,都被朕拒了,今夜朕只想與景初共賀之。”李治笑得很開懷,朝李欽載招手。
李欽載心中漾起感動,李治平淡的壹句話,卻不知飽含了對他多大的信任和親近,當今大唐天下若論聖眷之隆,恐怕除了李欽載再無第二人,就連他爺爺李勣,在私人交情上都難免弱了幾分。
李欽載走到矮桌前剛坐下,李治卻皺眉看了看他與自己的距離,道:“隔那麽遠如何飲得暢快?”
說著李治便下令,讓宮人將李欽載的矮桌搬到大殿正中,君臣二人相對而坐,共用壹張矮桌。
武後無奈地笑了笑,便也跟著李治坐了下來。
李治這才滿意地笑了:“沒錯,如此對酌才有那味道。”
李欽載主動為李治和武後斟酒,李治端起酒盞,卻望著東方高高舉起,表情沈肅道:“這第壹盞,朕與皇後遙敬千裏之外的大唐將士,和年邁掛帥出征的英公。”
“大唐萬勝!”
李欽載急忙雙膝跪地,面朝東方舉盞:“大唐萬勝!”
高舉酒盞片刻,李治和武後仰頭飲完第壹盞酒。
斟滿第二盞酒後,李治又高舉酒盞面朝東方,沈聲道:“第二盞,朕遙敬海東半島上,為揚我大唐國威,滅我百年宿敵而戰死沙場的忠烈英靈。”
“將士用命而不惜身,方成大唐威服四海之偉業,此皆我大唐健兒之功也,朕當酌以優恤,善待遺小,也望英烈在天有靈,佑我大唐國祚綿長,奠萬世之基。”
“魂兮歸來,尚饗!”
言畢,第二盞被李治徐徐傾倒地上。
殿內氣氛瞬間陷入沈默。
君臣三人呆怔地坐著,李欽載的表情更是肅穆沈痛。
他是親身經歷過戰場的,也曾壹腳踏進鬼門關。
那些曾與他在絕境中並肩作戰,壹個個倒在他面前的袍澤兄弟,都已永遠逝去。
他們成就了大唐的千秋功業,然而在史書上,他們大部分人卻連姓名都不曾有過。
壹場慘絕人寰的殘酷戰鬥,只不過是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壹帶而過。
“陛下,臣建議,在高句麗和新羅滅國之地,當召工匠建壹座豐碑,碑文將海東之戰的大小戰役詳細記之,並且刻下那些戰死將士的姓名,大到將軍營將,小到普通的府兵,但凡戰死者,皆列名於上,以供後人瞻仰憑吊。”
“史書不贅記,豐碑當記之,他們不該被遺忘。”李欽載沈聲道。
李治和武後同時點頭。
“朕允了,明日便著工部遣工匠赴海東,修建豐碑,書刻將士姓名於上,往後千秋萬代,不論大唐社稷是否還在,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都將永被後人所憑吊。”
“千百年後的後人應該知道,那些默默無名的將士們付出了生命,他們究竟做過怎樣驚心動魄的大事,他們不應該是社稷偉業的奠基石,而應是豐碑上壹個個讓後人跪拜感恩的鮮活的名字。”
李欽載的建議,李治毫不猶豫便答應下來。
李欽載露出了微笑,他知道,這位大唐歷史上被抹黑了的帝王,其實是壹位真正的明君,他的英明之處在於,他識善惡,明是非。
第三盞酒,李治才與李欽載淺酌慢飲起來。
李欽載突然笑道:“陛下,今日捷報入京,長安城市井坊間都熱鬧得很,臣剛才入宮的路上,見到無數百姓面朝太極宮而拜……”
李治壹怔,然後大笑起來,並立馬召來宮人。
“傳朕旨意,今夜長安城坊門不閉,為慶海東大捷,臣民今夜可共歡。”
宮人匆匆離殿而去,李治與李欽載滿飲壹盞後,整個身子往後壹仰,渾身放松地長舒壹口氣,笑道:“直到今日,朕終於放下心事了,海東半島,高句麗,百濟,新羅國……哈哈!”
“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那些與朕玩著小心思的東夷們,全都消失了!從今以後,海東半島只有大唐的龍旗飄揚,哈哈!”
“景初,朕決定明年開春後東巡,親自去海東看壹看。大唐的疆土,朕這個天子豈能不親自巡視壹番?”
李欽載愕然,這貨怎麽想壹出是壹出,明年開春東巡,就不怕半路上被人射冷箭?
秦始皇那麽牛逼,巡幸路上經過博浪沙,還不是差點被張良壹錘子錘死。
妳要不要跟秦始皇賭壹賭誰命大?
見李治正在興頭,李欽載勸諫的話不方便說。
壹旁的武後卻微微壹笑,道:“陛下欲東巡,正是舉國臣民之幸,亦是海東子民之幸,不過臣妾以為,陛下萬乘之尊,東巡不宜過早……”
“海東雖平,但各地仍不太平,許多高句麗和新羅的殘兵尚未清剿,兩國的權貴和地主仍對大唐心懷仇恨,若陛下冒然東巡,臣妾恐有不測之事,還請陛下三思。”
“待過三兩年,王師將士將海東殘余的勢力清剿得差不多後,陛下再巡海東,當地子民必簞食壺漿,以迎天子禦駕。”
李治頓時有些失望,不滿地撇了撇嘴。
武後微笑的表情不變,卻朝李欽載扔了壹記眼神。
李欽載收到了她的眼神,只好附和道:“陛下,臣也贊同皇後之見。”
“王師將士平定海東半島,不是打下城池和土地就夠了,更重要的是,咱們要花費壹些時間去消化這些城池和土地。”
“軍隊駐紮,官員派遣,安撫民眾,收他國子民之心,施以王化,除百姓憂思故國之念,真心誠意臣服於大唐天子,這些都是需要時間慢慢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