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麻婆豆腐開始

愛喝陳醋

都市生活

  從壹份壹塊錢的完美級麻婆豆腐開始……   壹家不起眼的小飯店。   壹本神秘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四十八章 白扒魚肚

美食從麻婆豆腐開始 by 愛喝陳醋

2024-4-5 17:34

  看著孟鐵的反應,陳年都懵了,我是讓妳看看這個冰造的怎麽樣,妳跟我說學會了學會了?
  孟大人妳禮貌嗎?
  但很顯然現在的孟鐵根本不關心陳年冰治得怎麽樣,因為那些知識已經完全占據了他的大腦。
  “孟大人,這些知識光聽見腦袋裏是不夠的,壹定要結合實際才行。”
  陳年說完他才反應過來,連忙上前去看了看盆裏的冰,又將這冰塊鑿碎,看到裏面也都凝結成冰之後,這才點點頭:“陳大人,這冰塊已經完全制好了,看來妳這方法確實可行。
  其實我壹直在想著,如果能夠通過計算來精確好具體用量的話,那不論是土木還是水利亦或者是工造之類的都可以節省不少的材料。”
  “確實是這樣。”
  “不過剛才聽陳大人妳所講,那名術士當真是厲害,這些知識已經可以被稱之為是天地之力了。”
  “確實。”
  陳年對於這話也非常認同。
  別人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己口中的那名術士其實就是科學界的各位先賢的集合體。
  牛頓、阿基米德、伽利略、富蘭克林等等……
  也正是有了這些各種各樣的發現,才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才有了工業社會的發展。
  不過陳年這邊做好了冰之後,孟鐵便先回去找李絮復命了,畢竟他這壹次來的目的可不是為了跟陳年學習,而是看陳年能不能真的把冰制出來。
  但晚上陳年也就沒什麽事情了,於是他又回到了廚房裏。
  這些點心只是陳年做給皇帝的,從本質上來講,他來到這邊主要還是為了學菜。
  在最開始的時候,陳年每壹次進入夢境空間,菜譜都會提示這次要學的是什麽?
  但自從他還沒有進入到夢境空間就把胭脂鵝脯學會了之後,菜譜就不再提示了。
  可就算這樣,每壹次也都會讓陳年了解到這壹次的最終目標是什麽。
  這次進來壹直到陳年進宮後,菜譜都沒有相應的提示,只是在每壹道陳年做過的菜上都出現了相應的進度。
  但陳年也不急,既然菜譜沒有說,那自己就在這邊慢慢學,了不起就像在麻婆豆腐裏的時候壹樣,自己在這邊多待幾年的時間。
  在晚上跟著宋青舟做菜的時候,陳年還提前了解了壹下今天晚上的菜譜。
  其中有兩道陳年比較期待。
  而這兩道菜的烹飪方法都是白扒,白扒燕菜還有壹道則是白扒魚肚。
  白扒是中州菜的傳統烹調技法之壹,在這個時代與閩菜中的紅扒齊名,號稱南北二扒。
  而扒則是要將原料整齊的擺放在鍋墊上,然後利用奶湯重油進行較長時間的火工處理,使糖與油完全融合,讓原料充分吸收,以達到用油不見油的特殊要求。
  但這兩道菜同樣都是譚家菜中的壹道。
  宋青舟宋師傅先做的是白扒魚肚。
  既然是叫這個名字,那其中的主要原料自然便是魚肚。
  不過對於他們這次要弄的魚肚,壹般來說還有另壹個稱呼,那就是油發廣肚。
  油發是壹種烹飪技法,魚肚不光可以通過油發,還可以通過水發,甚至還能進行鹽發。
  至於廣肚則是壹個總稱,只要體型較大者都會被稱之為廣肚。
  不過廣肚自身也有著雌雄之分,雄性的叫做廣肚公,其形狀如同馬背上的馬鞍壹般,肚身中部較為厚實,而兩邊則相對薄壹些,身體呈現V字條紋,質地結實,幹淡,呈金黃色的為佳,如呈現半透明狀的則為上品,廣肚公烹調後口感結實彈牙。
  而雌的則叫做廣肚乸(na三聲)。
  至於廣肚乸略圓而平展,形似波板,身體呈現橫條紋路或波浪花紋,厚度較薄,而質感和口感都略遜色於廣肚公。
  在大夏朝陳年也不知道其價值幾何,但放到現在廣肚公的價格則是要貴壹半左右。
  現在他們用的這壹塊兒是廣肚公也是先前天竺使者在進供的時候壹起送過來的,價值珍貴。
  不過再珍貴的食物那也是食物,別說是這壹塊魚肚了,光是後面的壹個食材倉庫裏,比這塊魚肚價值高的就不知道有多少。
  或許這壹塊魚肚的價值已經夠普通百姓正常吃喝生活十幾年了,但在這裏它就是壹塊普通的魚肚。
  由於宋青舟之前就說了他要做這道菜,所以在中午的時候這壹塊油發魚肚便被放入盆內,加進溫水泡上,然後在上面壓上重物,使魚肚完全浸泡在水中。
  下午要用的時候,魚肚已經完全浸透發軟了。
  現在陳年回來了,宋青舟也十分開心,有陳年打下手幫忙和沒有陳年打下手幫忙對於他來說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陳年,妳把魚肚撈出來,擦幹凈上面的水,然後用刀把魚肚改成長壹寸半寬壹寸左右的坡刀片。”
  宋青舟指揮道。
  “好的師父!”
  雖然現在還沒有舉行拜師禮,但陳年早已經對宋青舟以師父相稱了,反正都是遲早的事,早點開口晚點開口沒什麽區別。
  儀式無非就只是壹個形式而已,申告陳年以後就是他的門下,也算是有壹個師門了。
  在古代拜師除了是為了學藝之外,就是為了拜拜山頭,有組織,辦事總是更方便壹些,也更容易得到主流的認可。
  然後陳年就把魚肚從盆中撈出來,擠進上面的水之後開始進行改刀。
  而坡刀塊還有另外壹個稱呼,那就是臥刀。
  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按著原料,右手直刀刀背向外,同時刀背略高於刀刃,即刀身成斜坡狀,而成品也是斜著的片。
  通常來說腰片,海參片又或者是肚片都會用這種方法來切。
  隨著菜刀舞動,很快這些魚肚就全部被陳年切好。
  “師父,這個是不是還要再洗壹洗?”切完之後陳年又問道。
  “對,這個還要再洗洗,記得還是用溫水,這麽來上五六遍之後,裏面的油膩基本上也就洗幹凈了。”
  陳年點點頭,就這樣按照宋青舟說的方法去做了。
  畢竟他對於這方面也了解的不少。
  等到鍋內清水燒開之後,便下入切好的魚肚,經過了先前幾次三番的清洗,裏面的油膩也被陳年徹底的去掉。
  利用開水的溫度壹直等到魚肚汆透之後,陳年才在宋青舟的指揮下將其撈出放入涼水之中進行降溫。
  這個時候煮過魚肚的水也就沒有用了,直接倒掉。
  將鍋刷洗幹凈之後放到竈上燒幹,然後趁著鍋熱倒入壹斤左右的雞湯,再把汆透的魚肚再次擠盡裏面的水分,下入雞湯之內,用開了雞湯再壹次把魚肚汆透後撈出,直接放入空盆之內進行備用。
  而這次煮過的雞湯同樣也就失去了作用,不過這壹次宋青舟並沒有倒掉,而是放在了另外壹個盆中,白開水倒掉也就倒掉了,但這可是雞湯,就算是皇帝做菜時剩下的,但他們自己在忙完工作,晚上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用。
  再壹次將鍋洗凈上火,這次直接在鍋中註入兩斤雞湯,然後下入蔥姜,再把剛才汆好的魚肚擠盡裏面的湯汁下入鍋內。
  這些步驟就已經是宋青舟在做了。
  他知道就算自己不說,陳年也會壹直在那邊學著,從他自己開始學廚壹直到現在,宋青舟見過很多同行,但像陳年這樣的則是少之又少。
  很多東西看壹遍就能學會,甚至過後還能講得頭頭是道。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陳年的天賦原本並沒有多高,之所以能變成現在這樣也是因為經歷的足夠多。
  所謂勤能補拙便是這個道理。
  最後他等到湯開之後把魚肚放在這雞湯內,煮了大約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然後挑出裏面的蔥姜,再繼續加入少許料酒、鹽、白糖、味精進行調味。
  在攪動的同時轉成微火略煮片刻,此時的魚肚已經完全入味了。
  宋青舟自己嘗了嘗沒什麽問題,然後又讓陳年也嘗了壹下,並叫陳年記住這個味道。
  以後陳年自己在做的時候照著這個味道去調味就好了。
  當然過後他也會告訴陳年每種調料應該放多少進去,但那樣只是屬於理論派,嘗湯才是實踐派,這兩樣相結合那才是壹個廚子學好每壹道菜要掌握的知識。
  陳年在嘗過湯後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記住了這個味道。
  最後宋青舟便壹直開著微火,蓋著蓋子對魚肚進行著燜煮。
  到了這時其實也就剩下最後壹步了,在盛出來之前往裏面加入水澱粉,勾成稀芡,再直接裝盤。
  但眼下他還要做另外壹道菜。
  那道菜同樣是壹道白扒的菜,只不過這壹次的主食材則是變成了燕菜。
  另外還準備了火腿和油菜心。
  光是看到這些食材,陳年就知道這個做起來不難,但越是這樣的菜就越見功夫,步驟少就意味著每壹個步驟都要精心去進行調制。
  在宋青舟的指揮下,陳年先把火腿切成細絲,油菜心則是剝去外面的皮,去掉裏面的筋,然後清洗幹凈。
  給油菜剝皮取筋是個精細活兒,但這對於陳年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剝好之後,陳年便將其放在壹旁備用。
  之後他又取了壹個幹凈碗,然後把發好的幹燕菜壹根壹根的豎碼在碗內,過程中陳年先碼放碗底,然後再碼上面。
  至於剩下的那些比較碎壹些的燕菜陳年都沒有放進去,而是留在了壹旁,等壹下忙完壹起拿來做員工餐。
  畢竟這是要給皇帝吃的,自然全都得用最好的部分。
  在碗中先加入雞湯五兩左右,少許的鹽,白糖和味精,然後直接上籠屜蒸了大概十分鐘左右後將其取出。
  潷去其中的湯汁,像是梅菜扣肉壹般翻扣在盤子裏。
  “先不著急著把碗拿開,後面還有,這個妳就先這麽放著。”
  陳年點點頭。
  “陳年這個菜不難,所以我就直接全都交給妳來做了。”
  “沒問題的師父,您直接跟我說怎麽做就行。”
  陳年拍拍胸脯表示自己完全可以值得信賴。
  “接下來妳再拿點菜心,先在開水裏汆壹下,然後撈進涼水裏面沖涼。”
  陳年全程照做,緊接著他又把這些菜心切去兩端不整齊的地方,控幹凈上面的水份,然後再放入雞湯中加鹽,白糖以及味精以小火充分的燒爛入味。
  去掉皮和筋的有油菜心沒過多久質地便開始漸漸的泡漲,松散,這也代表著油菜心在源源不斷的吸收著裏面的湯汁。
  等到油菜心徹底燒爛入味之後,陳年用漏勺撈出,精美的擺放在盤子邊上。
  然後陳年又將剛才潷出來的湯倒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雞湯、雞油、又加鹽、白糖、味精調好味。
  嘗過之後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再以水澱粉勾成稀芡,把扣著燕菜的碗去掉,將剛才燒制好的湯汁澆在燕菜和菜心上,最後撒上火腿絲,這道菜也就成了。
  經歷這兩道菜的制作,陳年也有了壹些心得。
  白扒主要靠的就是湯汁,做出來之後湯汁顏色乳白,而且用的大多都是雞湯。
  畢竟雞湯在制作出來之後味道會比較輕,只需要少加壹些調料便能達到極其鮮美。
  所有的食材基本都要,預先放在雞湯裏面參汆透,入個鮮亮的底味。
  這樣做出來之後,再和後面勾了濕澱粉的湯汁放在壹起,就會形成壹種琴瑟相合的味道。
  這種感覺陳年想了想,有點像是唱歌時的二重唱,雖然唱的都是同樣的內容,但壹重又壹重的疊加上去極富有層次感。
  而且在這兩道菜中加入的調料基本就只有三樣,鹽糖和味精。
  “果然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雖然前面又是用水汆又是用雞湯汆,但真正看下來,其實還是挺好做的,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如果之前壓根沒有接觸過這種做法的,或許根本想不到這樣做。”
  陳年心中不禁開始佩服起來創造出這些做法的人。
  或許這些菜在那些創始人的手中做出來還沒有後世的那些大師做出來好吃,但不管後世的那些大師們做的再好吃,都永遠不可能達到創始人那樣的高度。
  這就像是文字壹樣,如果沒有那個創造出文字的倉頡,也沒有房頡,庫頡,那麽後世何談對於這些文字進行簡化和改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