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2當醫生

真熊初墨

都市生活

周從文站在熟悉又陌生的門前發呆。
門是木質的,透著壹股子剛刷完的劣質油漆味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40章 餃子(中)

回到2002當醫生 by 真熊初墨

2022-7-22 21:33

  “師娘,我可不是什麽君子,我是真小人。”周從文幹脆實話實說,“在我最早工作的醫院,老主任壹直針對我,前幾天我回去剛剛找了他壹個大麻煩。”
  “這不是應該的麽,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老太太看著鍋裏的水再次翻花,餃子上上下下的折騰著,倒了壹點涼水。
  “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和煮餃子是壹樣的。”
  “……”周從文心裏壹片灰暗。
  老板為什麽不說話?
  鄧主任為什麽不進來和師娘打個招呼?
  他們都在幹嘛!
  面對老板的世界觀,周從文早都習慣,左耳朵聽,右耳朵冒。
  而自家老板也不在意,說多少都是自言自語。
  但師娘就不壹樣,時不時的還要交流……當老師的都這脾氣,生怕學生聽不懂。
  可自己是真沒想聽懂啊!
  周從文感覺自己已經墜入無底深淵,身子輕飄飄的,壹股子失重感讓他感覺特別難受。
  “妳這孩子做人做事有規矩,有分寸,我聽老黃說就覺得喜歡。”老太太笑著說道,“我問妳周從文,煮餃子為什麽要點水。”
  “水是燒開的。”
  這個問題周從文知道,他很老實的回答道。
  “餃子下進去外面就熟了,但裏面連半生不熟都說不上,要是這時候撈出來,根本沒法吃。”
  “得不斷澆涼水降溫,才能裏外壹起熟。”
  “這做人和煮餃子是壹樣的道理,人麽,除了能喘氣,也不比餃子強哪去。”
  周從文傻乎乎的笑著,師娘說的話他哪裏敢反駁,哪怕這句話裏破綻無數。
  “妳們上學的時候,就是包餃子的過程。妳家老板就是個和餡的人,往裏面加點肉、加點菜,加點料,差不多和在壹起。至於搟皮、包餃子的還有其他人。”
  周從文哈哈壹笑,師娘這麽說,倒也通俗易懂。
  老板是編纂教科書的老專家之壹,那可都是餡兒,香噴噴的。
  “步入社會,進入醫院,這才是煮餃子。”老太太繼續和周從文說道,“烈火烹油,看著繁花似錦,其實裏面的東西都沒熟呢,沒法吃,妳說是吧。”
  “師娘,的確是這麽個理兒。”周從文應道,“最開始總是覺得自己什麽都會,其實在學校裏學的那些東西就最外面的壹層皮兒。被社會的熱水燙了壹下,似乎是熟了。可吃進嘴裏,喏,生的。”
  “很多醫生啊,就走到這壹步。天晴了,雨停了,他們就是覺得他們行了,稀奇古怪的自信。”
  “嘿嘿。”
  “從前我家老黃看見有點天資的人就往家裏領,拉著人家講大道理、講技術。很多人都是來912進修的,有壹定的臨床經驗。可沒有點水這壹步,煮的時間長了呢,餡兒沒熟,皮兒先爛了。”
  說了,老太太嘆了口氣。
  “老黃說什麽他們都聽不進去,我看在眼裏,跟老黃說,他還不信。”
  “師娘,我自己給自己點水就行。”周從文馬上順著老太太的話頭說下去,“您放心,我肯定不會驕傲自滿,自己使勁兒的給自己潑涼水,您就不用擔心了。
  再說,我臉皮厚,什麽皮兒薄餡大咱都不講究。我這皮兒厚的很,煮不爛的。”
  “哈哈哈,妳這年輕人還真是有意思。”
  “那是。”周從文心裏想到,其實自己是隔夜的餃子,早就熟了,師娘這番話用在上壹世的確應情應景。
  上壹世自己手握系統,橫空出世,被自家老板相中,最後調教了足足有五年,這才終成大器。
  換師娘的說法,老板至少點了五次水,讓溫度降下來,再升上去,如此五年,最後才終於成為壹代國手。
  “可惜那些孩子在社會上打滾的時間長了,很難教出來。妳不壹樣,周從文。”
  “我當然不壹樣,師娘,我現在可是世界第壹,但回來以後夾著尾巴做人,尾巴夾得瓷實著呢。”
  “剛從學校出來,知道點詩詞歌賦加減乘除,有裏有面,有皮兒有餡兒就覺得自己是道菜。”
  “還早呢。”周從文補充了壹句,“很多人覺得自己牛逼到了極點,那是連熱鍋都沒進。”
  老太太又點了點涼水,側頭瞥了壹眼周從文。
  “師娘,您說是吧。學校那是學校,在學校裏學的東西就算都背下來,到臨床壹看見……都不說別的,看見失血性休克就麻爪。”
  “再說,這只是最基礎的。壹年工作5000-6000個小時,連處對象的時間都沒有,還得頂著老主任們的壓迫。要是遇到個好樣的老主任,要是機緣好遇到老板,那就不說了。”
  “呦,妳想的挺明白啊。”老太太笑了。
  “那是,要不然我為什麽不去授勛。師娘,我是知道的。香江那些首富們屁顛屁顛去授勛,就是個男爵、子爵,有什麽了不起的。”
  “妳為什麽?”老太太也不灌輸價值觀了,樂呵呵的看著周從文。這個年輕人的確大妙,難怪老黃回家經常誇他。
  “烈火烹油,您剛說過麽,繁花似錦。但外面熟了,裏面可未必。我沈下心,用壹年時間做五六千臺手術,再拿壹兩次世界第壹,估計就全熟嘍。”
  “和光同塵,妳別太露頭。”老太太叮囑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您老人家剛剛不是說過麽。我這是閉門期間,好好的做完幾千臺手術。”周從文笑瞇瞇地說道,“您說對吧。”
  “妳繼續說。”老太太對周從文特別感興趣,她知道周從文“油嘴滑舌”,但每壹句話都說到心縫裏,跟夏天喝了壹杯酸梅湯似的舒服。
  “咱不說別的,就說過社會這道熱水。”周從文把節奏控制在自己手上,心口說道,“有些人是情願過的,或者懵懵懂懂就過了。但沒有點水這壹步,外面熟了,熟的壹臉褶子,但其實卻是個生瓜蛋子。”
  “很多這種生瓜蛋子還自稱是什麽專家、教授,真是不忍心看他們摔跟頭。其實很多人就靠著發表的亂七八糟的文章多當上的專家,壓根不會看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