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頭

歷史軍事

大明帝國紫禁城乾清宮,氣氛寂靜得可怕。
“國勢多艱,皇長子尚未立為太子,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七章 朕不是聖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by 崛起的石頭

2022-7-30 21:07

  朱由校心中騰起壹股不祥的預感,臉上笑容為之壹滯,冷笑著問道:
  “說說看,妳恭喜朕什麽?”
  這番話壹經說出,整個西暖閣的氣氛都變得沈重,王朝輔久在皇帝身側,自然知道,這位爺要發飆了。
  他攔住壹名正欲進去換茶的小太監,道:“走、走遠些,免得沾上壹身血……”
  小太監惶然無措,楞在原地。
  西暖閣內,葉向高不堪壓迫,粗聲喘息,見他牙關緊咬,終究還是決定與皇帝掙紮壹番:
  “袁兵備乃朝廷棟梁之才,此壹番布置,老臣覺得可行。”
  “葉向高——!”
  等了半晌,卻還是這樣壹個結果,朱由校失望至極,猛地將禦案上的茶盞擲於地上。
  那碧峰翠色的汝窯杯,魏忠賢進獻的風雅清玩,在天子的雷霆壹怒之下,珠沈璧碎。
  葉向高對皇帝龍興早有所料,卻還是被嚇得身體發顫,望著地上碎片,眼眶裏說不出的震撼。
  長此以來,葉向高這個首輔都是坐在火爐上烤。
  看見地圖的第壹時間,他就知道,這是皇帝要用自己的嘴,把袁崇煥駁斥回去,平息朝中爭議。
  可他實在太累了,如果再給葉向高壹次選擇的機會,他壹定不會回來做這個首輔。
  沽名釣譽,害人不淺!
  葉向高身為東林魁首,被東林黨人費九牛二虎之力推上首輔的位置,東林眾人本以為他會有壹番作為。
  可事實是,自從當上這個首輔,葉向高壹直都被強勢的皇帝壓了壹頭,每天周旋於閹黨、皇帝與東林同僚之間,身心俱疲。
  閹黨對他爭相彈劾,魏忠賢欲除之而後快,東林同僚則寄以厚望,每逢大事,總要請他定奪。
  皇帝的做法更加讓人不寒而栗,十六次請辭,全部駁回,顯然是想榨幹這位東林魁首的最後價值。
  現在的葉向高,步入晚年,怕事貪生,但這並不代表兔子被逼急了不會咬人。
  壹直以來,葉向高與朱由校都是貌合神離、逢場作戲,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只求安度晚年。
  今日可能是被逼急了,打算來壹個魚死網破。
  朱由校眉頭緊鎖,平復著心緒,打算再給這位首輔壹個迷途知返的機會,微笑道:
  “近日朝中爭論放棄遼、沈之事,閣老是怎麽想的?”
  葉向高面無表情,默然道:“臣還是那句話,袁兵備乃棟梁之才,臣以為,可以放棄遼沈,設防寧錦!”
  朱由校的笑容凝滯在臉上,片刻,淡淡道:“朕知道閣老的意見與熊廷弼相同,且回去吧。”
  “不、臣與熊廷弼相悖,與袁兵備相同。”
  朱由校體量葉向高年邁,壹次又壹次地給他機會,可葉向高這回卻如鐵了心腸壹般。
  朱由校每說壹句,他便噎回壹句。
  話音落地,朱由校怔了半晌,猛地捂著肚子,笑得輕狂,進而瘋癲,失態猛錘桌子。
  葉向高瞪大眼睛,看著皇帝笑出淚花,忽而擡起頭,那股子怨恨地神情,令他心中直發毛。
  “我知道,我知道妳的意思了——”
  “妳是看不上朕,看不上大明!”朱由校壹腳將禦案踹翻,伴著轟隆壹聲,切齒又道:
  “不思進取,忤逆君上,這等悖逆之事,妳們東林黨人卻是心有靈犀。”
  “葉向高,妳身為首輔大臣,可知道放棄遼沈意味著什麽嗎?”
  葉向高昂然直視,道:
  “陛下壹心只想立威,乾綱獨斷,縱容閹宦妄殺忠良,老臣也寧願做那棄土之議的罪人。”
  “還請陛下念老臣事朝壹生,給我、也給大明朝留些體面……莫要禍及家人……”
  “朕不同意!”朱由校怒極反笑,道:
  “滿朝文武,敢言棄遼、沈者,有壹個朕就殺壹個,傳諭,調通州三衛兵馬拱衛京師!”
  “朕乃大明天子,我倒要看看,誰敢和朕作對!”
  葉向高跪在地上,痛感鉆心,遲疑壹瞬,顫顫巍巍地望向地圖,誠然,他知道袁崇煥這計策只會空耗國力。
  但他不是沒皮沒臉的魏忠賢,他是葉向高,堂堂的東林黨魁,背了這麽多鍋,見到士子們失望的眼神。
  長期以往,他實在身心俱疲,只是壹心求死。
  “魏忠賢不是壹直想封了東林書院嗎,告訴他,朕準了,全天下的東林書院,廠衛壹體查封!”
  言罷,朱由校轉過身去,將暖閣中掛著的寶劍扔在地上,負手道:
  “妳自盡吧!”
  “臣的家人……”
  葉向高既有今日這番言論,也是帶著必死之心,他拾起寶劍,顫聲詢問。
  他多希望皇帝會理智壹些,回壹句罪不及家人。
  可這位天啟皇帝,顯然不是什麽善茬,他並未轉過身來,只是傳來壹聲冷笑:
  “葉向高,朕不是聖人。”
  當日,東林魁首、內閣首輔大臣葉向高,回到府中自盡,引起滿朝震驚。
  可這才只是開始。
  葉向高死後,內閣次輔韓爌升為首輔,晉建極殿大學士,這位新任首輔也是東林元老重臣,這多少讓東林黨人松了口氣。
  然而朱由校並沒有過問內閣,直接下諭,誅殺了葉氏全族三百多人。
  同樣沒有經過內閣,西暖閣直發諭旨,命魏忠賢、許顯純查封全國境內所有東林書院。
  發現東林講學,抓!
  發現士子聚眾,抓!
  偷印書籍、傳單,抓!
  壹時之間,緹騎四出,自京畿而起,遍及全國,無數東林士子或被抓,或被捕,各地都是風聲鶴唳。
  曾隨駕親征的通州三衛兵馬也接到諭令,於京郊壹帶紮營,英國公張維賢入營,壹旦發生動亂,即可就地平亂。
  這般重大變故,令滿朝文武都是揣揣不安!
  ……
  幾日過後,南海子。
  朱由校騎在戰馬上,負著彎弓,穿了壹身織金花緞窄袖褶袍,黃色方領對襟罩甲,正低著頭松護腕。
  現在的南海子,因皇帝經常前來,也被宮內修繕壹新,奇石翠樹、繁亭流水,隨處可見。
  花匠在兩月前培土上肥,朱由校這次進來,海棠正開的絢爛,只是未到春時,空氣中散發著壹股糞肥味道。
  “陛下,永定門外士子聚眾鬧事,已被英國公率兵馬平定。”王朝輔得了消息,撒歡跑來。
  朱由校“嗯”了壹聲,戴好帽盔,將壹身戎裝穿戴整齊,別是壹番器宇軒昂。
  忽然又問:
  “鬧事的都是什麽人?”
  王朝輔行了壹禮,道:“大部分都是些落魄秀才,廠衛封東林書院,攪擾的又不是百姓。”
  “這麽說來,還是有些人被那些秀才蠱惑?”朱由校斜著眼睛,懶懶地朝他望壹眼,道:
  “叫王體乾來南海子,朕有事吩咐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