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頭

歷史軍事

大明帝國紫禁城乾清宮,氣氛寂靜得可怕。
“國勢多艱,皇長子尚未立為太子,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事亦家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by 崛起的石頭

2022-7-30 21:07

  河開不日,亂紅飛絮。
  慈寧宮上愁雲高駐,此處的宮主,即為天啟王朝掌太後印璽,統攝後宮的萬歷皇帝皇貴妃劉氏,如今的太妃。
  朱由校心知自己不會有多少時間陪伴烏緹婭,在西暖閣拒絕了塞北三衛的姻親之請。
  誠然,這在朱由校這個現代人的眼中,這是放歸草原的雛鷹,使她展翅高飛,無所束縛。
  在朱由校心中,烏緹婭值得更好的人生,而不是在後宮虛度年華,他覺得自己做的沒錯。
  然而烏緹婭出來以後,卻是備受旁人白眼。
  壹夜之間,從翺翔於草原之上的雛鷹,變成了旁人躲避不及的被拋棄者,這種身份角色的轉變,沒有人能接受得了。
  她的失敗,讓塞北三衛三百余個歸附與大明的蒙古部落蒙羞,身為父親的福余王宰塞,更是不知所措。
  自從有了中宮之主,劉太妃也逐漸讓權,深居簡出,誠心禮佛,為大明,也為天啟皇帝日日禱祝。
  劉太妃聽聞此事,很是震驚,雖說大明與蒙古諸部從未聯姻,然而當今形勢不同。
  這次塞北諸部之請,實則是畏服於大明的安定、強盛,姻親的意義大於以往。
  後宮雖不得幹政,但這既是國事,也是皇家的家事。
  既然天子將自己尊為太妃,以太後印璽授之,那便也就有了選擇幹預的權利,在這件事上,劉太妃決心促成。
  “參見太妃。”
  不多時,宮外傳來壹聲溫溫細語。
  劉太妃手中拿著佛珠,聞言仍舊閉著眼睛,淡淡道:“皇帝來了,快請進來吧!”
  朱由校沒有客氣,直接走進了慈寧宮,在眾人的註目下坐在椅子上,明知故問道:
  “不知太妃召朕前來,是為了何事?”
  “聽說皇帝在西暖閣回拒了福余王的姻親之請,是不是有這回事?”說著話,劉太妃睜開了眼睛。
  原來是為了這事……
  朱由校搖搖頭,說道:
  “是,朕是為了她好。”
  “為了她好?”劉太妃動了雷霆,但是很快又控制下去,嘆了口氣,說道:“皇帝只怕還不知道,烏緹婭現在已經無家可歸了吧。”
  朱由校壹楞,隨即失笑:
  “朕已命人送她出關回蒙古了,福余衛尚在,福余衛的郡主,怎麽會無家可歸?”
  “太妃說笑了。”
  劉太妃再度嘆了口氣:“看來皇帝是真的不知道……”
  “也罷,皇帝忙於政事、日理萬機,這等凡俗婦家的瑣碎之事,自然是無暇關註了。”
  “太妃什麽意思?”朱由校眼神微微變了變,身子也略微坐得板正了些。
  “烏緹婭出關後,塞北諸部人人都說她是個被大明皇帝拋棄的女子,連宰塞也與之斷絕了父女親情。”
  劉太妃說完,淡淡瞥了壹眼天啟皇帝。
  “什麽。”朱由校也的確是頭壹回有些失態地站了起來,“真有此事?朕怎麽毫不知情?”
  劉太妃嘆了口氣,沒有說話,只是又開始閉目冥思。
  “宰塞與烏緹婭斷絕了父女關系?”朱由校不由怒火中燒,動了怒,壹揚袖子,“傳王承恩!”
  不多時,壹臉懵逼的王承恩來到慈寧宮,先後拜道:
  “參見太妃,參見陛下。”
  朱由校瞥了壹眼劉太妃,喝問:“朕問妳,烏緹婭送回福余衛後,那邊是如何待她的?”
  壹聽這話,王承恩心裏咯噔壹下。
  他連忙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陛下恕罪,奴婢、奴婢也是為了不擾了陛下的心氣,這才隱瞞不報。”
  眼前的畢竟是王承恩,那個後世唯壹陪著崇禎吊死的忠宦。
  朱由校的氣消了壹些,也發覺自己方才的失態,盡量用平淡的口氣道:“朕赦妳無罪,說!”
  “回福余後,宰塞當場就與烏緹婭斷絕了婦女關系,諸部也都議論紛紛,稱大明皇帝看不上草原的女子。”
  “為什麽不早報!”朱由校橫眉冷對,片刻後又無力的擺了擺手:“罷了,妳回去吧。”
  “陛下……?”王承恩有些擔心。
  “回去吧,沒有妳的事了。”
  看著壹步三回頭離開的王承恩,朱由校大抵也明白最近這壹個月發生了什麽事,只怕烏緹婭熬過來的日子不容易啊。
  壹時間,慈寧宮中陷入了死壹般的寂靜。
  朱由校知道這件事終究是自己做錯了,以後世的眼光去看待眼前了,垂眸許久,默然說道:
  “太妃教訓得是,此事系朕之過,也當朕去彌補。”
  “太妃保重身體,朕走了。”
  言罷,朱由校沒有任何猶豫,轉身就走。
  直到皇帝出慈寧宮幾刻後,宮中的宮娥及小閹們才是陸續松了口氣,也都是十分驚訝。
  這天啟壹朝,皇帝還是頭壹次被說教。
  曾幾何時連日講都不聽信的皇帝,居然遵從了劉太妃的意思,打算去再讓烏緹婭進入後宮。
  時下皇帝權柄在握,滿朝文武、天下臣民,在今日以前,誰都想象不到會是這樣壹個結果。
  許久,劉太妃深沈如水的眸子再度睜開,手中佛珠的動作也停了下來,喃喃有聲:
  “皇帝有德,大明有福。”
  “我朱家的列祖列宗,有福氣啊……”
  ……
  回到西暖閣,朱由校坐在九龍禦座上,喘息未定。
  須臾,向身側壹名小閹沈聲道:“告諭較事府,烏緹婭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她在哪兒!”
  小閹得了吩咐,隨即轉出西暖閣,自廊道壹直向北走,兜兜轉轉,最終來到壹處大內中比較不顯眼的院落。
  走進空蕩蕩,似乎早已廢棄的院落,小閹看了看四下無人,將手中壹份小字條,掩蓋在第三階的黃土下。
  他離開不久,另壹人匆匆趕來,翻開石階,看了小條上通紅的字跡,滿臉都是震驚。
  較事府辦事,向有輕重緩急。
  紅色字跡,代表十萬火急,需得立即停下手頭所有事務,著手去辦,而且越快越好。
  可是大明萬千臣民,要找壹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不過這次辦事的是較事府,天下間最秘密的偵緝機構,而且要找的人,身份也是非同壹般。
  這樣找起來,極大的縮小了難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